全职妈妈的归路到底在哪里?在今年春节之前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不是全职妈妈。
老大出生的时候,我和我先生无房无车,只能将她留守在老家。直到老大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慢慢买了车房,才终于安定下来。
老二出生的时候,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再次留守了,所以将老人接到自己的身边帮忙带孩子。真的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很庆幸我们家有人愿意帮忙带孩子。
自从毕业后出来工作,我们大家族的兄弟姐妹们就很少聚齐了,因为我们都在不同的城市里安了家。各自的小家发生的事情也是鲜少耳闻,毕竟成年人之间,基本的尊重是边界感。
加上长辈们报喜不报忧,我就很少能知道家里面发生的事情。但是我八十多岁的奶奶,是我的情报员,我们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
每年过年回家的时候,她都会拉上我,详细地对我诉说家里面发生的点点滴滴,有喜事,有忧事。

今年我奶奶就对我说了一件在我看来是大无语的一件事。
我妹妹的婆婆之前不愿意帮她带孩子,因为她要自己上班赚钱,所以我妹妹只能自己把大宝带到三岁。三岁的时候有了二胎,又因为两胎都是女儿,她婆婆更不愿意帮她带孩子了。
我妹妹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说不辛苦是假的。两个小女孩,被我妹妹照顾的又听话又有礼貌,身上干干净净,长得白白嫩嫩的,很是可爱。
去年9月份,小的可以上幼儿园了。在这之前,她婆婆突然辞职了说要帮她带孩子,并且催促她赶紧出去找个班上。
我妹妹原本不想这么早上班,她想等孩子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再说,她计划开年再找个工作。这时候她婆婆就开始作妖了,各种找茬。
最后吵到什么程度呢?妹夫也加入了争吵,他甚至在一次争吵中,动手打了我堂妹。

武志红老师在《家为何会伤人》中说:
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她的婆婆大概是感受到了儿子是站在自己这边的,从此闹得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我妹妹大概是失望透顶了,就狠下心来去上班了,平日里住宿舍,只有周末才回家陪孩子。
听到这些的时候,我是既震惊又心痛的。心疼我妹妹,有哪个母亲会舍得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孩子?我更加心疼两个孩子,哪个孩子愿意和朝夕相处的母亲割离?希望自己的父母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当然,以上都是我奶奶的一面之词,她老人家说这些话的时候,带有主观偏爱和年老之人的逻辑混乱。
但重点不是这些,重点是我妹妹的确去上班了,孩子们也的确很不适应跟着奶奶生活。
这让我不禁思考:全职妈妈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上班没人带孩子,不上班没有经济收入,让人看低,不被尊重。还有像我妹妹一样的,孩子们小的时候,全力拉扯孩子,冷暖自知。孩子大一点了,突然来了一个想捡便宜的,直接接棒过去了,催着你赶紧上班赚钱,不要花她儿子钱的。你所有的付出,在她的眼里不值一提。
我不知道如果能选择的话,有多少人会愿意将自己困在家庭里。因为我也见识过,甚至有我认识的人,她们就是单纯的懒惰不愿意上班而选择全职的。这些人,她们打着全职的幌子吃喝玩乐,把孩子丢给老人带。
可那些被动困于家庭的全职妈妈们,到底何处是归宿呢?
全职妈妈的风险,我就不多说了。大多数的女人,和有良心的男人都能感同身受。
这篇文,我想来讨论一下,怎样将降低全职妈妈的风险。

《82年生的金智英》里面的智英,她的悲剧可以说是她母亲的延续。不同的是,她的丈夫,要比她的父亲靠谱得多。但也仅仅是靠谱,却仍然不能感同身受。
他不理解,你在家都不用上班,仅仅是带带孩子,为什么还会那么忙呢?为什么还会抑郁呢?确实啊,全职妈妈,感觉一天都在忙,却不知道具体忙了什么。
我觉得,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全职妈妈们,没有给丈夫们一个全心感受的机会。
古时候有句话叫做“悔教夫婿觅封侯”,我觉得这句话放在今天仍然适用,果然古人诚不欺我。
被辜负的,大多是那种“一心付出,不求回报”的全职妈妈。你但凡对另一半有点要求,他在动手动嘴的时候,都能有所顾忌。
因为你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回馈到家庭中去了,是没有精力提升自我的。一个人停滞不前了,一个人却可以心无旁骛地发展自己的事业,时间久了,两个人就不平等了。等到他成龙成凤的时候,他当然就飞走了。
其次,这世间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将全部的心思放在家庭的时候,就会取代另一个人在家庭中的大部分职能。那么这个人,就会觉得饭是自己熟的,衣服是自己干净的,孩子是风吹大的......

你可以心疼他上班吃苦,钱难赚,但是不能剥夺他分担家务的义务。因为,你选择做全职妈妈不是讨了多大便宜,而是两个人的选择,甚至你要承担的更多。你的选择,同样是在为小家庭出力。
没有人有义务帮另一个人承担义务,相反,让他参与其中,他反而更能理解你的不易。
所以啊,选择成为全职妈妈之前,你一定要让他对全职妈妈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全职妈妈,全职的是孩子的妈妈,并不是全家所有人的妈妈。作为丈夫,你需要承担的还有共同的家务,以及育儿路上会出现的其他状况。
很多女人婚后,由以前的"珍珠"变成了男人眼中的"死鱼眼睛",因为生活对女人太过苛刻。家庭、育儿、工作,每一桩都令人身心俱疲。
可若能在一地鸡毛,兵荒马乱的日子里,能保持善待自己,自赏舒心,那么旁人见了,也自然不能轻视你半分。

其实,我是挺支持我妹妹搞事业的。孩子婆婆要带就给她带吧,毕竟有爸爸在,大概率也不会让孩子受委屈。况且奶奶是孩子的亲奶奶,她还能亏待孩子不成。刚好趁这个机会,让他们体验一下带孩子的不易,不是每个孩子都是风吹一吹就长大了。
不管怎样,经济独立都是一件好事,因为再好的婚姻,都不值得为某一个人搭上“独立”的未来。手心朝上的苦,谁吃谁知道。
婚姻到最后,我们终将会明白,能使自己活得有底气的,不是谁的妻子,不是谁的母亲,而是那个独立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