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霸凌这个主题,最近发生了让大家都很痛心的“邯郸三名初中生杀害同学”的事件,我不想直接聊这个话题,因为这个话题太沉重,聊哪一边都让人扼腕叹息。
我想给大家提供另一种思考角度,从80后一代人的共同成长经历,去聊关于“校园霸凌”和“未成年人保护”的事,因为在我看来,对于校园霸凌和未成年人保护,这两个话题,尤其是“校园霸凌”,每一个80后,应该都有发言权,为什么?
应该来说80后是被《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起来的第一代未成年,其次,当年混乱的社会环境,给大部分80后送了一张甚至多张“霸凌体验券”。
我敢说,和我同龄的70%以上的男生,在小学或者初中阶段,都不同程度被“敲诈”过,或者被收过“保护费”,甚至直接被抢,而且当年施暴的也都是同龄人。
所以今天呢,文叔就从一个80后的记忆里,来聊一聊当年我们这代人当时是如何从“被霸凌”到“被保护”起来的。
1997年冬天,正在读小学6年级的我,每天放学必定要去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但不是为了零食,毕竟6年级的了嘛,处于小学食物链顶端的我,当然不会像个“小孩子”一样了,我是去买《神雕侠侣》卡片和其他明星卡片的。
但今天的卡片与以往不同,我一眼就发现了众多明星卡片中,有一大堆卡片的画风截然不同,上面居然是5个光着膀子、纹着身、手里拿着铁棍,砍刀的男人,并且砍刀的刀把还是用白布缠在手上的,上面赫然写着《古惑仔》三个大字,中间那个长发持刀人物的旁边,竖着印了三个小字——陈浩南!(光上身的照片没办法过审,凑合看下图吧)
光上身的照片没办法过审
纳尼!什么玩意这是!白内裤还露在牛仔裤外面!而且裤子还没扣,脏不拉几的,我当时心里可是嫌弃的很,心想,一堆没名气的咖,凭什么还是一线歌星摆一起。于是,我巴拉开这些卡片,拿了一叠“张宇”的明星卡满意的走了。
殊不知!不到一个月时间,我就为我今天的行为懊悔不已!果然,年少不知浩南好,错把张宇当个宝。
那是寒假时,表哥带着我看了第一部古惑仔电影《古惑仔——只手遮天》那一刻简直了,什么张宇,什么刘德华,南哥就是我亲哥!乌鸦就是我的神啊!
从此,我开始疯狂迷恋《古惑仔》而且每部必看,并且疯狂模仿电影里人物的讲话和动作,尤其是《只手遮天》里面乌鸦和大飞的动作和讲话语气,吊儿郎当看着拽拽的,家人都觉得我是不是中二了,但自己觉得帅爆了,加之马上要上初中了,当时立志就要成为初中学校的“扛把子”。当然如果这个志向要真成了的话,我今天可能要边踩缝纫机边跟大家写文章了。
后来,现实还是把的我的脸打得啪啪响。得到《古惑仔》这部“圣经”的洗礼,1998年进入初中第一学期,打算大干一场的我,很快发现同道中人原来很多啊,大家早就给自己起好了外号,甚至未来职业设想都有了,有了相同的目标和远景规划,同学们一拍即合,十四个初一新生组成了“洪星”,当然不能照搬人家社团的名字,所以我们叫XX“十四星”。
我们高调的行为也很快引起了学校高年级同学的注意,在一个下晚自习的夜晚,我和“社团”的其他三人,一起大摇大摆从三楼向下走去,正当我从三楼下到二楼的楼梯间时,四个比我高出半个脑袋的学长一把将我们拦住,其中一个反戴贝雷帽,穿紧身衬衣的人按着我肩膀,用我无比熟悉的语气跟我说:“仔仔鬼!(小鬼的意思)听说你很嚣张啊,你知不知道这里谁罩的?”
这一刻对我来讲至今记忆犹新,我当时还有点小兴奋,感觉像电影照进了现实,我敢很肯定眼前这哥们在模仿“山鸡”。但该怎么回答呢?还没等我做声,对方突然给我一记耳光,我瞬间懵逼,这时才开始害怕,完蛋啦!接着对方双手插袋,站着丁字步,微微欠身得对我说:“明天下晚自习,喊你们这些小鬼拿十块钱到校门外的小卖部给我,我没看到钱,打残你们!”
讲完后便转身从后面三个人中穿过,晃着肩潇洒下楼,其他三个人跟在身后,并且二楼居然还有两个漂亮的女同学在等着他,她们目睹了全程,眼神中充满了仰慕,见他下来了,也不做声就默默地跟到他身后,在几个人的簇拥下走出教学楼,场面如同电影重现。
缓了一会,我回头看一看我这边其他三个人,一脸表情跟我一样,羡慕加惊恐,又相视间满是尴尬,都没机会动手干一场,一次“伟大的事业”就这样戛然而止了。
那最后我有没有交这个“保护费”呢?当然交啦,并且从开始的10块交到了50块,但好在这位学校“大哥”第二学期就辍学出去“干大事”去了,我只交了一个学期的“保护费”。这位“大哥”去哪了呢?不知道,大概率还在踩缝机,中概率在某个岗亭当保安,小概率做了水泥生意转行搞了房地产。
初二时,“大哥”走了,我又沉淀了一年,我觉得我可能又行了,于是花钱染了个黄毛,打算在学校重整旗鼓继续事业,甚至还偷偷的和同学买了些西瓜刀来壮胆,但一次被我老爸一顿皮带炒肉拖进了理发店,第二次“出山”又这样草草结束了。
我其实算是幸运的,出山是年纪太小,力量不强,被大哥碾压;二次出山,又处于父亲年轻力壮可以武力镇压的时期,很多比我大几岁的80后,就彻底沦为了“社会人”成了真正的古惑仔,80后都是被这部电影耽误的一代人。
可能我这类学生被霸凌收保护费,有点类似是“江湖恩怨”,不过我这类其实是少数,多数一类就是如“邯郸的被害学生”一样,老实被欺负的,还有大部分是那种直接被强抢或者被敲诈的。甚至于发生在学生身上更加恶劣的情况都有发生,只是当年资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很多事情都是小范围传播而已。
那学校老师呢?学校老师不管吗?
在这里再说一个细节,在被“学校大哥”拦住的当晚,我还清楚地记得下晚自习的楼道里同学很多,但他们走下楼时,拥挤的人群都能自动让道一边,而且有些老师甚至都在楼道里也目睹了我们被堵住的场景,却都像什么事情都没法说一样,没有出手阻止。
当我长大有了认知后,我其实就能够理解老师的行为,只能说在当年,大环境的治安都很差的情况下,这样类似的霸凌事情,再正常不过了,大人都自身难保,当年的社会治安和现在比简直就是,拉丁美洲对比现在的中国。
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在社会当中会以几倍放大的效果呈现出来,你可以把匆匆而过的同学看做是社会上的普通市民,把老师看作是当时的执法者,在对比90年代的社会现状,就完全能够理解当年在学校为什么会有“霸凌”的存在了。
比如收保护费,90年代的很多地方都有黑社会划分地盘,收取个体户的保护费,这些我猜很多人都有类似的记忆。
90年代末期,正值企业的下岗潮,大量工人下岗,失业人口给黑社会的发展提供的绝佳的温床,很多地方的老工业区,就是当地治安最差的地区。所以,社会存在的霸凌都没有控制住,怎么来来得及去管学校的霸凌呢?
那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得到改变的,应该是从2000年之后了,我印象最深的是,中考开始的那年,我们湖南当地中考有两门各30分的加分题,其中一门是湖南历史,另一门就是法治保护,这一门专门考的就是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法治教育的相关知识,在我初三下学期的时候,这类课程和教育就已经进入了学校。
另一个最直观的感受还有,晚自习放学时,教务处的老师们穿上了警服在学校周边执勤,不是保安服,是真的警服哦,我估计应该是当时相关部门有意识加强对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管控,但警力不够,所以给老师发放警服,允许他们在学校周边维护治安,现在回想起来也确实能感受到当时治安环境的转变。
这一时期社会环境也得到了大幅改观,从我现在的认知来分析还是,我觉得还是经济的腾飞加上制度的完善加上打击力度的增强,多管齐下带来的结果。但主要还是经济的发展,从根上解决的社会治安的问题,生活过得好,谁又愿意去从恶呢。
到如今,每每在上下班途中,看到交警站在某学校门口的斑马线前面,和学校保安、老师共同护航秩序保护学生们安全时,还有开车前来接送的家长,总不由得在心里感慨一句,现在的小孩真幸福,我们80后哪里享受过这种待遇。
直到今天,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就是各级政府一项重点工作,比如我所在的湖南省,从2021年开始全省各个学校都有一个名为“利剑护蕾”的行动,是湖南省省委在全省开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在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活动。
尾声结尾还是要回到“邯郸三名初中生杀害同学”的事件,从16号的风向来看,目前在控制热度当中,确实这样的事件是整个社会的伤害,这种极端的手法是个例,但背后影射的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的群体——留守家庭儿童,我相信最后这件事也一定会有公正的处理,社会在这次事件中也会得深刻反思,并且在国家层面,未来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尤其是针对留守儿童的保护上,也一定会更加重视。就像解决80后成长的那个草莽时代的治安问题一样,从教育上,让被霸凌的人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从制度上,让霸凌者懂得畏惧,更重要的是,从经济环境和教育均衡上,解决留守儿童父母照料小孩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社会悲剧还不会再次上演。#最高检检察长谈未成年故意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