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之春

王朔小说《看上去很美》

小说实描29号院发小生活

罗列发小真实外号

复兴路29号训总时期修建的幼儿园

前排右一王宇(兄)、右二王朔(弟)

1968年发小们在防空壕里合影

发小大哥挖防空壕

2019年发小们在家里与王朔(前排右三)合影

2019年复兴路29号院发小聚会
前些日子,一位朋友在“大院子女”公众号上寻找失联多年的父亲的警卫员,十几天后就有了音讯,真令我惊奇!一是说明“大院子女”公众号在国内互联网中有不小的影响力;二是说明关注这个公众号的大院子女,亲如兄弟姐妹,热情鼎力相助。我突发奇想,也想借助这一神奇的力量,利用互联网的神通和大院子女们的爱心,寻找我们失联五十六年的发小王兴凯、王兴春兄弟。
我们的发小王朔曾在他的小说《看上去很美》一书中,真实记录了我们复兴路二十九号院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小说虚实结合,真实和虚构并用,引用了许多人的真实姓名,罗列了大量的发小们的外号,身临其境的我们,倍感亲切,在阅读中回到了遥远的童年。其中王朔在《看上去很美》中提到了他的邻居,42楼的王兴凯、王兴春兄弟和他的父亲。他在书中这样描写到:“我们单元王兴春王兴凯他爸也比较著名……王兴春他爸更著名的一点是:不但打自己孩子有时高兴还打别人家孩子。”
其实,王兴凯、王兴春兄弟家文革前和我家同住25楼,他们的父亲张福田叔叔,文革前,少校军衔,行政15级,中等个头,皮肤白皙,见人笑呵呵的,那时也很少打孩子,也许那时他们哥俩还尚年少,还没有到调皮捣蛋,惹是生非的年纪。
王兴凯长得精神,王兴春生得敦厚。王兴春比我大一岁,小时候常和我一起玩,文革后,他家才搬到42楼,王兴春还带我去他家玩过……。
植根于训练总监部的参天大树,随着时代的劲风,大树上的树叶被吹得七零八落,飘逸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1969年,随着某位大首长的一句话,总参军训部不需要这么多人搞训练,几百人的编制,缩编到35人。大部分人分别赴新疆支援边疆建设;去河南“五七”干校改造思想;下部队充实力量。复兴路29号院瞬间清空,被曾经的总参军训部部长,后来的海军政委李作鹏收入囊中,成为海军大院的一部分,海军后勤部以后多年就在这里办公。
几十年过去了,落叶归根,复兴路29号院的发小们,渐渐聚拢寻根,随着科技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以江元老兄为首率先建起了“复兴路29号”群,零星地串联,不断地连接,口口相传,手手相携,以楼为缘,以年龄为线,以性别为界,以学校为点,从多种渠道汇集而来,微信队伍不断壮大。
发小们线上线下拼凑残缺的记忆,寻觅过去的故人。发小们多次说起王兴凯王兴春兄弟,王兴凯离别时还把自己养的几只小鸡送给了一位要好的发小。他们自从离开复兴路29号院,就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唯一的线索就是:他们是1969年离开的,据说,张福田叔叔是由总参军训部分配到黑龙江省军区,后又分到哪个具体基层单位不详。
大海捞针确实不易,但幸运和巧合又不乏其例。但愿“大院子女”公众号能与王兴凯王兴春兄弟不期而遇,使他俩能看到我们发小在急切地寻找他们;但愿在关注“大院子女”公众号的大院子女们,有人是黑龙江省军区的,也许在什么时候曾与他们相识,并知道他们现在的情况,那就万分感谢你们,并请把他们的情况告诉我。我的联系方式:13933102675。北京之春
最后,我们再轻轻地呼唤:王兴凯、王兴春兄弟你们在哪里?北京复兴路29号总参军训部的发小们盼望你俩早日回家!

作者简介:从小在总参军训部(训练总监部)大院长大,后随父亲到陕西韩城支左,最后又随父亲离休定居河北省石家庄市。本人下过乡、当过兵、作过营销,现已退休,在北京带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