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赵普:2015年离开央视,选择回乡创业,后来大获成功

雨丹来看趣事 2024-11-07 04:37:32

谁能想到那个每天晚上说"赵普,在北京祝您晚安"的央视主播,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带货达人"?

2015年当赵普用一句"赵普在北京,祝您平安"告别央视时,不少人都在猜测:这位"最正义"的主持人是不是要凉凉了?

可没想到啊人家转身就回老家创业,不仅搞出了"普哥牌"焦枣,还成立了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甚至还当上了文化纪录片的总策划!

这波反转属实让人没想到。

想知道赵普是怎么实现这次逆风翻盘的吗?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很难

如果要说赵普这波神奇的转型背后藏着什么故事,那还得从2015年那条令人意想不到的转发说起。

说实话在央视这样的平台,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引发"蝴蝶效应"。

那时的赵普作为央视当家主播,早已是众人眼中的"一哥"级人物。

可就是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主持人,却因为一条关于老酸奶的朋友圈转发,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翻起了惊涛骇浪。

他在社交平台上提醒大家:"亲爱的同志们,请务必避免食用老酸奶和果冻",这看似普通的一句提醒,却像是踩到了某些企业的尾巴。

要知道在央视这个台里,每一个主持人都像是走在钢丝绳上的杂技演员,一举一动都得格外小心。

但赵普一直是个耿直的性子,从他在汶川地震报道中数度哽咽的表现就能看出来。

这次的转发事件,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他的"失误",不如说是他一贯"正义感"的延续。

然而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这位敢说敢言的主持人并没有选择低头认错。

相反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决定:主动告别央视这个他耕耘多年的舞台。

有趣的是在他最后一次主持新闻时,连标志性的结束语都变了。

从原来温暖的"赵普,在北京祝您晚安",变成了意味深长的"赵普在北京,祝您平安"。

就这样带着满腔热血和对未来的期待,赵普选择了回到家乡创业。

在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他这是"疯了",毕竟央视主持人这份工作,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金饭碗"啊!

但谁又能想到这看似"不理智"的选择,反而成了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说起赵普这个决定,其实一点都不让人意外,因为他骨子里就住着一个不安分的灵魂。

要说这位主播的成长经历,简直就是开了挂。

1971年赵普出生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排行老三上头还有个姐姐和哥哥。

他爸爸是个修桥铺路的工程师,妈妈是个走村串户的赤脚医生,从小就给他种下了服务人民的种子。

年纪轻轻就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决定:中学还没念完,就直接选择参军入伍了。

在北京某后勤部队里,赵普可没闲着整天琢磨着怎么在文艺汇演上露脸。

只要部队里有演出机会,这小伙子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往台上冲。

说实话那时候的他,可能自己都没想到,这些表演经历居然成了他日后吃饭的本事。

1990年退伍的赵普被分配到了安徽省体育馆,成了安徽省气象台的主持人。

这工作来得挺突然,但人家上手可快了,每天播报天气预报,一播就是好几年。

但在我看来最牛的不是他能说会道,而是他知道光靠嘴皮子功夫是不够的。

于是这位从军营里走出来的硬汉,开启了自己的"读书人"生涯。

1995年他考进了北京广播学院,开始系统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知识。

还别说这哥们学起来是真带劲,不仅拿下了学士学位,后来还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硕士。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赵普从一个参军的少年,变成了央视的金牌主持人。

人家在《晚间新闻》和《朝闻天下》的表现,那可是相当亮眼。

2010年更是一举拿下了央视双十佳主持人乙等奖,还获得了"金话筒奖"提名。

从央视台里的"一哥"到创业路上的"小白",这段转型之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

但赵普这人有个特点,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干到底。

回到家乡后他先是瞄准了当地特产西山焦枣,创立了"普哥牌"品牌。

说实话看到他直播带货的样子,我都忍不住想笑:这还是那个西装革履的央视主播吗?

不过人家是真认真,不仅自己带货还发动当地农户一起干,这操作属实接地气。

但赵普的野心可不止于此,2018年他直接上马了一个大项目。

一口气策划了100集人文纪录片《手中的一带一路》,这是何等的魄力啊!

同时他还创办了"中国匠人大会",开始为传统手工艺发声。

有意思的是这位昔日的新闻主播,现在摇身一变成了文化传承的守护者。

不仅成立了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还搞起了"东家·守艺人"文化生活平台。

要说赵普最让人感动的,还是在新冠疫情期间的表现。

当时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二话不说立马组织捐赠物资支援前线。

这让我想起了他当年在汶川地震报道时哽咽的样子,这份赤子之心从未改变。

2017年1月13日当赵普带着满满的成就回到家乡时,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

他后来在《奇葩大会2》上分享创业经历时说得特别实在:离开舒适圈是痛苦的,但新天地的风景更让人心动。

这哥们儿现在的身份比在央视时期还要丰富:既是企业家,又是文化传承人,还是公益活动家。

说他是"带货主播"都是往小了说,人家这是在打造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啊!

如今的赵普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会念新闻稿的主播了。

从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的联合创始人,到"东家·守艺人"文化平台的掌舵者,再到《手中的一带一路》的总策划和制片人。

看看这一串闪亮的头衔,说他是文创界的"网红"也不为过。

回看这些年赵普的经历,让我不禁想起一个老生常谈的道理:人生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走。

在央视的那些年,不仅给了他足够的人脉和资源,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坚持真理的勇气。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当年那条引发争议的转发,可能就不会有今天这个多面手赵普。

有时候想想人生就是这么奇妙,看似的"危机"往往暗藏着转机。

赵普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所谓的"最好的位置",其实是你内心最向往的地方。

现在的他不仅能通过直播为家乡农产品带货,还能为传统文化发声,甚至能策划制作大型文化纪录片。

这哪是什么"转行"啊,分明是把自己的才华发挥到了极致。

最让人佩服的是,即便功成名就他依然保持着那颗赤子之心。

在乎食品安全的心没变,关注社会公益的心没变,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声的心更没变。

从军营到央视从央视到创业,赵普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从来都不是单选题。

当你觉得走不下去的时候,不妨学学赵普勇敢地转个身,没准就会发现一片新天地。

这不人家现在不仅事业红火,而且比在央视时期还要光芒四射,这波操作属实是把"人生重启"玩明白了!

看到这里你还觉得离开舒适圈是件可怕的事情吗?

或许最可怕的不是改变,而是一成不变。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2

雨丹来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