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m.toutiao.com/is/ij1pTTGk/ - 图解突厥汗国的兴亡(上):风起金山,称雄东亚 - 今日头条
上回说到,隋末天下大乱,东突厥始毕可汗终于扬眉吐气,再次称雄于东亚,凌驾于中夏,势力空前强大。

619年,始毕可汗去世,因其子尚幼,故立其弟阿史那俟利弗设为东突厥大可汗,是为处罗可汗。620年,处罗可汗收留隋朝残余萧皇后及齐王杨政道,立其为隋王,居于定襄一带,统管中原之民。
处罗可汗在位不到两年挂了,其妻可贺敦隋义成公主不立其子而立其弟阿史那莫贺咄设为东突厥大可汗,是为颉利可汗。根据突厥收继婚风俗,义成公主又嫁给了颉利可汗。

面对唐兴隋亡,颉利之妻、隋义成公主非常不满,给颉利可汗吹耳边风,要求报大隋再造之恩,反唐兴隋,另立正统。颉利可汗深以为然,连结梁师都、高开道、刘黑挞等,年年入侵唐朝边境。622年,由于东突厥从中作梗,唐朝始终不能完成统一。
面对东突厥的侵扰,唐高祖李渊因大唐初建,一方面加强防御,另一方面只好委屈求全,多给颉利可汗送礼物。然而,颉利可汗索求无度,且毫无信义,收了礼照打唐朝不误。
624年,颉利可汗携突利可汗等率领铁骑万余攻入唐境,驻扎豳州,直接威胁着唐都长安的安全。唐高祖次子、秦王李世民率军前往豳州,当面斥责颉利可汗背信弃义,又在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之间使用离间计,颉利可汗见自己兵少才向唐朝求和退兵。

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当上了大唐皇帝,是为唐太宗。不料刚继位,颉利可汗就给唐太宗送了一个“大礼包”,带着10万铁骑兵临长安城北门,遣使要求唐太宗称臣纳贡。
唐太宗扣押颉利使者执失思力,设疑兵,只带少数骑兵到突厥营前,训斥颉利可汗背信弃义,破坏休战之约。颉利可汗羞愧难当,见执失思力被扣,且唐军军容雄壮,只好与唐太宗于渭水之桥杀白马盟誓,随后撤军北归。

渭水之盟对于唐太宗来说是奇耻大辱,唐太宗时刻想着复仇,有朝一日一定要让颉利可汗亲自到长安来谢罪。为了削弱颉利可汗的势力,唐太宗使用离间之计,支持薛延陀等铁勒诸部以及突利可汗反叛颉利可汗。

628~629年,突利可汗与薛延陀等部相继起兵反抗颉利可汗,颉利可汗众叛亲离,势力越来越小。就这样,唐太宗精心给颉利可汗构筑了一个包围圈。

630年,见时机已到,唐太宗派李靖、李勣率领10万唐军大举进攻颉利可汗,李靖千里突袭,颉利可汗猝不及防,仓皇出逃,最终为唐军所俘,献于长安。

至此,东突厥灭亡,降众十余万,隋萧皇后、杨政道也出降。不到4年时间唐太宗就一雪前耻,扬眉吐气,并被北蕃与西域各君长尊为“天可汗”,地位比隋文帝、隋炀帝的“圣人可汗”还高。

面对昔日的敌人颉利可汗,唐太宗宅心仁厚,并没有杀他,而是赐还家属,好吃好喝好招待,颉利时不时还献个舞。东突厥的灭亡引发一系列对唐的利好结果,突利可汗来降,西突厥思结俟斤以4万众来降,原臣服于突厥的伊吾城主也献地归降。

面对突厥十余万降众,该如何处置?唐太宗召开廷议。大臣魏征与温彦博舌辩,一个以西晋之故事,认为应当驱逐出中国,以免成内祸;一个以光武之故事,认为应当教化易俗,化为中国之民。结果,唐太宗采纳了温彦博的建议,在颉利故地设四州都督府,以定襄、云中二都督管辖,唐高宗时又设单于都护府。
说完东突厥,我们再来说一下西突厥的情况。经过射匮可汗、统叶护可汗的努力,西突厥东吞东北部的铁勒部落葛逻禄等,西征吐火罗,南控塔里木盆地,再次强大起来。然而630年葛逻禄反叛,统叶护可汗被杀,西突厥以伊塞克湖为界分裂为弩失毕部与咄陆部两大部分,两部互相仇视与攻伐。

灭掉东突厥、吐谷浑后,唐太宗把注意力转向西突厥,先后于632年、640年降服了其控制下的焉耆、高昌。咄陆部乙毗咄陆可汗想统一两部,但没有成功,转而于642年进攻唐朝的伊州,却被唐将郭孝恪击败。唐太宗以夷制夷,支持弩失毕部反对咄陆部,册立乙毗射匮可汗反对乙毗咄陆可汗,乙毗咄陆可汗众叛亲离,只好逃亡吐火罗。

646年,唐朝灭掉薛延陀、征服漠北后,开始着力对付西突厥。因为乙毗射匮可汗一家独大,不顾唐朝的反对,向塔里木盆地扩张势力。644年,龟兹王联合西突厥支持焉耆王叛乱。唐太宗大怒,647年,命原东突厥王子阿史那社尔为行军大总管率由汉人、铁勒人和突厥人组成的联军出征西域平叛。
阿史那社尔不愧是唐太宗的“门神”,有勇有谋,采用诱敌之计,大败龟兹与西突厥的联军,斩杀数万,献俘龟兹王于长安。随后,疏勒、于阗也归顺唐朝。至此,唐朝成为塔里木盆地与天山北麓的主人,西突厥遭受重创。

唐太宗在位的时候能够牢牢控制住东、西突厥,但他一去世就出事了。原先唐朝扶持的五咄陆部将领阿史那贺鲁为泥伏沙钵罗叶护,让其招抚未归服西突厥其他部落。但649年唐太宗一死,阿史那贺鲁觉得大好机会来了,开始反叛唐朝,攻占了庭州。651年,阿史那贺鲁击败乙毗射匮可汗,统一西突厥,重控塔里木,自立为“沙钵罗可汗”。

唐高宗李治一看:这么瞧不起我,我爹一死就敢反叛?打他!于是,唐高宗与铁勒之一的回纥人联盟。657年,在回纥人支持下,唐军两路讨伐西突厥,唐将苏定方率军从金山发动奇袭,大败沙钵罗可汗,迫使其逃往石国,石国将沙钵罗可汗交给唐军,西突厥之乱被平定。

随后,唐高宗在西部设置濛池都护府与昆陵都护府,分别立忠于唐的阿史那步真与阿史那弥射为咄陆部与弩失毕部新可汗,并担任都护府都护,统归于安西大都护府。659年,乙毗咄陆可汗之子真珠叶护被唐军昆陵都护阿史那弥射斩杀于双河,西突厥彻底灭亡。

至此,经过太宗、高宗两代皇帝的努力,东西突厥相继灭亡,曾经盛级一时的突厥汗国瓦解,唐朝成为东亚的新兴霸主。
然而好景不长,唐高宗李治身体不好,660年以后逐步委政于武皇后。从665年起,原西突厥的弩失毕与咄陆部反叛忠于唐朝的可汗;670年后,吐蕃也多次攻陷安西四镇,唐朝对西域的控制力下降。

东突厥本已被唐太宗灭亡,但仅仅50年又复活了。682年,颉利可汗后裔阿史那骨咄禄在漠南黑沙城纠众700起兵反唐,重建东突厥汗国,史称“后突厥”。

在精通汉法的突厥谋臣暾欲谷协助下,阿史那骨咄禄屡次三番进攻和洗劫唐朝山西和河北边境各州,令唐军疲于应对。683年,唐高宗去世,武则天专权,引发徐敬业起义,同时拿后突厥也没有办法。685年,阿史那骨咄禄自称颉跌利可汗,开始北征。

686年,吐蕃再次攻陷安西四镇;689年,西突厥五咄陆之一的突骑施部也反唐自立,控制北庭。至此,东、西突厥全面反叛。

690年,后突厥已攻陷安北都护府,控制整个漠北。691年,颉跌利可汗去世后,其子年幼,其弟阿史那默啜自立为可汗,是为迁善可汗。武周皇帝武则天想通过分封阿史那氏为西突厥可汗控制突骑施部从侧面对付后突厥,可根本不起作用,反而被后突厥击败。

迁善可汗阿史那默啜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打着保护李唐的旗号反对武周,屡次进攻武周边境,但二者也有过合作。696~697年,契丹李尽忠叛乱,李尽忠死后,契丹与后突厥的关系破裂。阿史那默啜攻打契丹不克,于是转而联合武周共同夹击契丹,契丹大败。
武则天对阿史那默啜大加赞赏,但很快二人又反目成仇,起因是默啜想认武则天为母,并要求嫁女儿于李唐皇族,还要求割让单于都护府辖地等等,遭到武则天断然拒绝。于是,698年,阿史那默啜再次兴兵南下,寇侵蔚、冀等州,一路烧杀抢掠。

因为阿史那默啜的存在,终武周一朝,后突厥始终是心腹大患,几乎年年犯边,每次都携带大量战俘和战利品北归。

阿史那默啜在位期间,向东北征服拔野古,向北征服黠戛斯,西击突骑施,东掠契丹,南寇武周,重建立一个控弦40余万,西逾金山、东到黑水的幅员万里的突厥帝国。

然而,阿史那默啜一世英名却在小阴沟里翻了船了。716年,默啜在攻打克鲁伦河上游的拔野古部取胜班师的路上遭拔野古人伏击被杀,首级被送往了唐朝都城长安。
默啜一死,突厥发生内乱。默啜的侄子阙特勤发动政变,杀死了默啜的儿子拓西可汗阿史那匐俱和那些忠于默啜的大臣,阙特勤兄长的岳父暾欲谷除外。随后,阙特勤没有夺取汗位,而是立自己的兄长阿史那默棘连为毗伽可汗,他只任突利设。

这场内乱让突厥元气大伤,毗伽可汗与阙特勤费了好大力气才勉强招抚了叛乱部落,重建突厥的秩序。毗伽可汗想通过攻打唐朝巩固统治,但他的岳父暾欲谷阻止了他。因为暾欲谷精通汉地事务,知道唐玄宗不好惹。
既然不能攻打唐朝,毗伽可汗又想改变突厥人的习俗,让他们农耕,过定居生活。但发现根本行不通,暾欲谷也不赞成,因为汉化会降低突厥战斗力。
万般无奈下,718年,毗伽可汗默棘连在暾欲谷建议下向唐朝求和。可唐玄宗自恃武力强大,不同意,并联合拔悉密部与契丹夹击后突厥。毗伽可汗非常害怕,但好在有智囊暾欲谷和阙特勤,他们建议以战促和。

720年,毗伽可汗默棘连率突厥人击败冒进的拔悉密部,然后入侵甘、凉二州。唐玄宗感到突厥人并非一击可胜,遂同意与突厥议和。721~722年,突厥与唐朝终于结束了多年的敌对,建立了友好关系。

731年,毗伽可汗默棘连的兄弟阙特勤病逝。兄弟二人感情甚笃,毗伽可汗默棘连伤心之余为阙特勤的墓碑刻写了突厥文祭文,以示兄弟情深,这就是著名的阙特勤碑。唐玄宗又给补充了一篇汉文碑文,以示两国友好。

734年,毗伽可汗默棘连被权臣梅录啜毒杀,突厥再次陷入一系列动乱,而这一次大乱再也没有缓过劲来。毗伽可汗死后,其子伊然可汗继位,4年后去世。之后,伊然可汗之弟登利可汗继位,由毗伽可汗遗孀辅政。

741年,登利可汗被专权的左杀处死,标志着后突厥汗国陷入全面崩溃。这个时候,那些臣服于突厥的部落再次起来反叛,其中以回纥、葛逻禄、拔悉密三部最为积极。
742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自立为可汗,拔悉密酋长也自立为可汗,与突厥分庭抗礼。新继任的乌苏米施可汗无法掌控局势,唐玄宗想着招降他,他却置之不理。

唐玄宗一看:给脸不要,是吧?暴力是你唯一能够听懂的语言!于是,唐朝派朔方节度使王忠嗣联合回纥、葛逻禄、拔悉密三部共同攻击乌苏米施可汗。744年,乌苏米施可汗大败,被拔悉密人所杀,首级献入唐都长安。
乌苏米施可汗一死,其弟白眉可汗阿史那鹘陇匐继位,但后突厥汗国大势已去。回纥、葛逻禄、拔悉密三部为了控制漠北高原展开角逐,结果回纥在葛逻禄支持下击败拔悉密,胜出。

745年,被唐朝封为怀仁可汗的回鹘首领骨力裴罗杀死突厥末代可汗白眉可汗,传首长安。至此,后突厥汗国在复活几十年后再次走向灭亡,突厥王族阿史那氏的统治结束,代之而起的控制漠北高原的是铁勒之一的回纥人即今日维吾尔族祖先建立的回纥汗国,后改称回鹘。

突厥汗国兴起于阿尔泰山,控制漠北之后曾称雄东亚与中亚,威服四邦。突厥三起三落,与隋、唐斗法近200年,韧性极强,没想到最后还是免不了走上暮落长安之路。当然,突厥阿史那氏称雄的历史结束了,但突厥别部的故事依然继续,突厥语的影响深远至今。

(本图文由作者天启元贞单独完成,已与今日头条签约骑士全网维权,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