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杀医案”的后续来了,刀刀致命!

爱生活的溪君 2024-07-22 00:01:40

温州“杀医案”的后续来了,招招致命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杀医案”的后续来了,招招致命!

据知情人透露,杀人者的妻子曾经因为自身的心脏问题在该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当时算很成功。

没曾想过了11年后,他爱人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并发症,后遗症也越发严重。

在19号复查之后,感觉继续治疗没有多大希望,故绝望跳楼自杀。

妻子跳楼,对于这个男人打击太大了。

凶手就觉得是当时主治医生耽误了治疗。

所以自己下了必死的决心,到医院来实施报复,伺机想找那个医生报仇。

恰逢当天中午那个医生去吃饭,没在诊室。

而李晟医生,那天恰好因加号看病,错过吃饭时间。

被愤怒冲昏头脑的他,也许觉得是这个医院的医生害了他老婆。

虽然那一刻,当年的医生不在眼前。

但他已经被“魔鬼附身”,觉得无论是哪个医生,他只要出这口气就好。

他坚定的认为是医院做手术医生害了他的爱人。

中午一点多还在加班给病人看病的李医生成了凶手残害的目标。

而李医生并不是11年前给他爱人看病的医生。

凶手招招致命,从照片来看李医生大量出血。

那一刻李医生试图逃命,还是被凶手死死抓住不放。

现场很是血腥, 围观的病人被突如其来的事情吓得够呛!

随即杀人者选择了跳楼轻生,医院第一时间对二人进行了抢救,很遗憾李医生未能成功施救成功。

让人无比痛心,大好的前程和生命这一刻成了永恒。

据知情人人透露李医生人非常不错,经常加班加点给病人看病。

别人不加号,而李医生都愿意给病人加号。

还有能救的尽全力去救,医德医术口碑非常好。

医院痛失一名优秀的医生。

这样一位有技术、有口碑的好医,居然以这种方式离开,真的难以接受!

他是全院唯一一个主治能当治疗组长的人。

全院一半的冠脉手术出自他手。

他曾经为了抢救病人错过最后一次硕士毕业考试,终身不得晋升副高。

他天天在救别人性命,那一刻却没人救他性命。

据说19日那天还是他生日。

生日不成,成祭日。

多么令人悲哀啊?

那天午饭他都没有顾得上吃,就那么痛苦地走了。

网上盛传说是凶手是误杀。

我看一点都不是误杀。

他就是有预谋的携带刀具,恶意杀人且刀刀致命。

一刀贯穿肝胃脾胰,门静脉、腔静脉破了,肝脏、胰腺断了,输了几万ml的血都没有拉回来。

李晟,全院无人不晓的名字,定海神针,救过无数人的命。

如果那天他准时中午下班,错开时间,也许就逃过一劫。

但是世界上是没有如果的。

2024 年 7 月 20日,温州杀医案的悲剧震惊了社会各界也引发网友对医患关系的深思。

这一血腥事件的背后,不仅是两个生命的消逝和两个家庭的破碎。

更是折射出当代医患关系中根深蒂固的矛盾与困境。

在这起案件中,杀人者的爱人曾在医院接受心脏手术,术后 11 年因年龄增长后遗症加重,最终难以忍受痛苦。

这一打击使得杀人者将怒火转向了医院和医生。

他坚定地认为是医院和手术医生害了他的爱人。

于是将无辜的李医生作为报复目标。

李医生,一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深受患者好评的医生,却在中午加班看病时遭遇不幸,令人痛心疾首。

医患关系,本应是基于信任和共同对抗疾病的合作关系。

如今医患关系为何变得如此紧张和脆弱?

如今医患关系为何变得如此紧张和脆弱?

1.从患者角度来看

疾病带来的身心痛苦和经济压力往往使他们处于极度脆弱和焦虑的状态。

当治疗效果不如预期,或者面对亲人的离世,这种痛苦和焦虑很容易转化为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愤怒和怨恨。

在温州杀医案中,杀人者因爱人术后后遗症严重而失去理智,采取了极端的报复行为。

这反映出部分患者在面对医疗困境时缺乏理性和正确的归因能力。

他们往往将治疗结果不理想完全归咎于医院和医生。

而忽视了疾病的复杂性、个体差异以及医学的局限性。

2.从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方面分析

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医患沟通的不足;

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在一些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患者数量众多。

医生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病例,难以给予每位患者充分的关注和解释。

这可能导致患者对治疗过程和方案产生误解,进而引发不满。

同时,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也使得医护人员身心疲惫。

他们在与患者沟通时可能缺乏耐心和热情,进一步加剧了医患之间的隔阂。

3.社会舆论和媒体的误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患关系

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发达,有相当一部分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对医疗纠纷进行片面报道。

夸大医疗事故的严重性,从而误导公众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看法。

这种负面舆论氛围不仅削弱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也增加了医生的职业压力和心理负担。

4.要改善当前的医患关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要改善当前的医患关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医疗机构应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注重医患沟通培训,让医生能够更好地倾听患者的诉求,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案和可能的风险。

此外,还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提高职业满意度。

作为患者,也应当增强对医学知识的了解。

认识到医学并非万能,医生也不能包治百病,治疗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治疗效果受患者生活习惯,患者情绪,还有手术指标等多方面影响。

不能全部将治疗效果的好坏寄托在医生身上。

自己忘记了主观能动性,忘记自己才是好病的关键。

医生的治疗手段只是其中一个帮助康复的手段。

患者自己的生活习惯改善,心态调整等才是好病的关键。

他们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一旦结果不如预期,就对医生失去信任。

全然忘记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才是治病的关键。

我们应该在面对疾病时保持理性和冷静,尊重医生的专业判断,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

媒体则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客观、公正地报道医疗事件。

传播正能量,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医疗观念和对医生的信任。

总之,温州杀医案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它提醒我们,改善医患关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政府、医疗机构、患者、媒体等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理解和尊重的医患关系。

才能让医疗事业更好地造福于人民,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和谐、健康的医疗环境早日到来。

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关爱与信任中得到有效的治疗。

让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在尊重与支持中安心工作。

最后愿天堂没有痛苦,不要再加班不要再饿肚子,李晟医生一路走好!

5 阅读:1427
评论列表
  • 2024-07-22 22:26

    说句真实话,当初做搭桥手术的时候,主治医生肯定是有推销价格更高的产品,隐晦的说过一些夸大的词句,导致患者选择了高价位的产品确没有达到医生口中的效果,才导致这场因果

    dyhfjvfd 回复:
    你又知道了 当初你在现场呗
    watch 回复:
    你应该去把华佗杀了,为啥要杀李医生?
  • 2024-07-22 14:20

    哦。都是辅医惹的祸。

  • 2024-07-23 18:33

    这是真像吗? 这就杀人 骗鬼吧

  • 2024-07-23 00:10

    一命赔一命,不管职业和道德,有因必结果

爱生活的溪君

简介:个人成长,生活感悟,情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