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对税务自查和税务稽查的几个关键细节!

郑文谈经济趣事 2025-04-17 02:34:19

企业在应对税务自查和稽查时往往不关注细节,提交的报告和资料不专业,引发其他后果。今天梳理几个关键细节,供参考。

自查阶段需要关注的几个细节:

1、明确自查来源:弄清楚是行业普查、系统预警还是“地方特色”的自查;

2、明确自查范围:不扩大、也不能遗漏自查范围,要明确是自查某个税目,还是自查某个会计科目。比如影视行业需要自查个人所得税,建筑行业需要自查暂估成本会计科目。

3、自查报告不专业:自查报告中逻辑不通,没有说服力、没有说明关键问题点、没有站在税务角度反馈问题等等;自查报告中带出其他问题点。

4、自查补税不合理:补税项目与行业普查内容不符、与系统预警项目不符;补税金额太少或者太多,与其他被自查的公司相差较大等。

5、证据链不完整:补税的依据缺乏政策支持;证据链带出其他涉税问题,引起税务稽查。

稽查通知阶段需要关注的几个细节:

核对检查文书的效力:要查看税务事项通知书的内容,是关于税务检查通知书、提交会计资料通知书、还是协查通知书,不同的文书需要不同的应对策略。签收和提交资料的期限:税务事项通知书中有规定提交资料的期限,超过期间后或者自签收通知书之后15日,可能从检查转为立案稽查。

稽查实施阶段需要关注的几个细节:

检查人员的权限:积极应对,但是也要拒绝检查人员的越权行为,比如税务人员没有权利调取敏感数据、强行查看私人物品、强行扣押公司财产等。调查取证程序合规:税务人员需要制作《现场笔录》和《证据提取单》;签字确认需谨慎:对有异议的笔录或者记录,可以拒绝签字或者将异议内容写上之后再签字;检查期限超期:税务稽查从立案到结案一般不超过90天,超期之后需要申请延期。

资料准备阶段需要关注的几个细节:

原始凭证不合规:原始凭证不能有涂改、缺失、联号发票等现象,被税务质疑真实性;资料数据不完整:合同、付款单、物流单、材料出入库单等资料不全,不能佐证报告内容或者不能佐证公司清白;数据逻辑不正常:提交的增值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个税申报表、社保申报表和财务报表之间数据不一致;提交的私卡流水与经营订单数据不一致;

应对建议:

专业团队介入:寻找专业的咨询团队,有涉税处理经验,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完成税务自查或税务稽查事项。组织内部自查:组织财务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优先自查税务风险点,按风险大小、补税金额多少从高到低排序,准备应对措施和相关资料。
0 阅读:4

郑文谈经济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