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三首诗词,茶煎谷雨春,花落读书时

笩筏文化 2025-04-18 03:13:57

雨生百谷,是春天写给大地的最后一封情书。

它落在田野,勤劳的农民伯伯踩着湿润土壤,默默耕耘,一步步种下秋收的希望与喜悦。

它落在山川,闲雅的文人墨客掬起落花泉水,煎煮新茶,一缕缕释放生命的芬芳与从容。

它落在深闺,多情的如花美眷怅望残红飞絮,吟诗作赋,一声声叹息青春的美好与短暂。

谷雨,是花落春归又一年的告别,也是绿叶成阴子满枝的新生。所以,这封情书,有思念的缠绵哀愁,也有珍惜当下的豁达从容。

1

一朵千金,帝城谷雨初晴后。粉拖香透,雅称群芳首。

把酒题诗,遐想欢如旧。花知否,故人清瘦,长忆同携手。

—宋·李铨《点绛唇·一朵千金》

谷雨时节,正是牡丹盛放之时。可最怕花如旧却人空瘦,独自承受物是人非的苦痛。

京都谷雨初晴,价值千金的牡丹正开得妖娆。经过雨水浸润后的花瓣色泽愈发粉嫩,由内而外地散发着清香,优雅地低垂在枝头,无愧于艳冠群芳的花中之王。

牡丹花开如旧,国色天香如常,可曾经那个与我同享春暖花开的红粉佳人却不知去了哪里。我把酒题诗,默默回想欢情如旧。

可花儿你是否知晓,我怜花似旧,花却不知人瘦,我整日思念当初携手同游的心爱女子,不知消得几多憔悴。

牡丹一朵值千金,是牡丹富贵的实写。柳浑曾言“数十千钱买一棵”,白居易慨叹“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同时也是佳人同游值千金的虚写。这段美好的爱恋旧忆,与牡丹花开一样珍贵,永远镌刻在词人心头,时时相思,时时回首。

愿人间谷雨天,有情人之人春深花繁,春归月圆,长相守,常相伴。

2

谷雨才过春渐暖,建安新拆旗枪。银瓶细箬总香。清泉烹蟹眼,小盏翠涛凉。

记得当年龙井路,摘来旋焙旋尝。轻衫窄袖采茶娘。只今乡土远,对此又思量。

—清·高士奇《临江仙》

注:旗枪,绿茶名,该茶经开水冲泡后,叶如旗,芽似枪。

谷雨茶虽不似清明酒销魂,可一想到故乡也仿佛在舌尖凝结了浓得化不开的哀伤。

高士奇乃江南人氏,自纳兰明珠举荐其进入仕途后深得康熙赏识,大半生分付京华烟云里。当他在康熙帝的谷雨试茶仪式上有幸赐茶,一边饮用新茶,一边睹物思乡。

谷雨过后,再无料峭春寒,人间越发向暖,建宁府建安地区进贡的旗枪茶正是谷雨天刚刚采摘得来。

贡茶装在精致的银瓶里,并用竹叶细细包裹,不时散发着茶香与竹香。用清澈的泉水煎煮新茶,泛起如螃蟹眼的小气泡,正是烹茶的好时机。

新茶煮好后倒入茶盏,茶汤如碧波荡起层层涟漪,让人深感自然清新。茶入口中,温度适宜,沁人心脾,让人神清气爽。

记得当年在故乡杭州的谷雨时节,我总会兴高采烈地去采摘鲜嫩的龙井茶,回家后立即烘焙来煮茶品尝。

那时漫山遍野都是春衫薄和香袖窄的采茶姑娘,清丽温柔,充满江南风情。可如今山高水远,我只能在这次试茶仪式里暗自思量,把故乡深深惦念。

愿茶香谷雨时,也能饮上一杯谷雨茶,把祝福思念捎给故人与故乡,情如茶纯正持久,人如茶淡泊宁静。

3

早乘谷雨带经锄,送酒人来问祓除。

万事皆慵犹种竹,千金散尽只留书。

长吟陡觉和风动,安步徐看化日舒。

不是狂夫偏玩世,也知天地亦蘧庐。

—明·支大纶《谷雨即事二首·其一》

注:蘧庐(qú lú),古代驿站中供人休息的房子。

谷雨,不只适合农耕,还是春日读书时。

一大早诗人就想背着锄头去田里劳作,热心好友正好送来了美酒,问询是否进行祓除仪式。

人间世事纷纷扰扰,我懒得去理会,只爱种竹养竹。纵使家财万贯,我也千金散尽,只想赋诗读书。

每每吟咏长诗时,似有和煦微风拂过面庞。独自漫步前行时,悠然欣赏大好春光,静静感受阳光照耀身上,温暖又舒适。

我并非故作玩世不恭,只因深知天地就像供人歇息的蘧庐,富贵如云烟,人生多短暂,不如读书养竹从容过此生。

诗人不追求富贵名利,只想把有限的生命用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也知天地亦蘧庐,亦苏轼推崇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主张随遇而安,淡然面对浮世悲欢。

这种深刻体悟,黄庭坚在历经人生波折后也曾豁然开朗: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愿清和谷雨天,我们也能勘破虚妄,不被表面浮华蛊惑,不因一时得失忘形,在复杂的人世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心安宁。

茶煎谷雨春,花落读书时,如此,甚好。

(图片来自网络,不妥联系删除)

1 阅读:45

笩筏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