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武汉汉阳邓甲生鲜市场这出 "鱼贩暴力拒宰" 的戏码,简直把全国网友的血压都拉高了!一位探店博主花 33 元买条活鱼,就因为要求不宰杀,竟被鱼贩用秤砣砸得脚踝淤青,手机被抢,摄影师耳朵缝了 6 针。这哪是菜市场,分明是《狂飙》取景地啊!
4 月 19 日,探店博主 "狂傲探店日常" 在邓甲生鲜市场选中一条草鱼,过秤后 33.4 元。当他提出 "不宰杀" 的要求时,鱼贩瞬间变脸:"武汉买鱼哪有不杀的?不杀就是闹事!"
暴力升级:鱼贩抄起紫铜秤砣砸向博主脚踝,当场肿起血包;
抢夺证据:鱼贩夫妇疯狂抢夺博主手机,甚至追打摄影师,导致其耳朵撕裂;
嚣张言论:鱼贩叫嚣 "弄死你"" 武汉就是这规矩 ",被民警带走时还试图逃跑。
涉事鱼贩已被行拘 12 天、罚款 200 元,店铺关停 15 天;
事件曝光后,相关话题阅读量超 17 亿,网友评论超 50 万条,# 武汉鱼贩暴力拒宰 #连续 3 天登顶热搜。
鱼贩为何对 "不宰杀" 反应如此激烈?暗访发现,水产市场存在三大 "潜规则":
宰杀即免责:活鱼称重后宰杀,顾客无法复秤。武汉某摊主坦言:"杀完鱼至少减重 15%,就算用 ' 八两秤 ' 也查不出来"。
死鱼调包术:部分商家将活鱼敲晕后,趁顾客不注意调换更小的死鱼,再以 "已宰杀无法退换" 为由推脱。
暴力护盘:当顾客质疑时,商贩常以 "本地规矩"" 不杀不卖 " 为由威胁,甚至动手打人。2024 年河南许昌曾发生鱼贩当街抢夺宰杀鱼销毁证据的事件。
律师指出,鱼贩行为已涉嫌故意伤害罪,若查实缺斤少两,最高可罚款 10 万元;
消费者协会提醒,遇到强制宰杀可保留证据,通过 12315 投诉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暴力程度突破底线:秤砣砸人、抢夺手机、追打摄影师,网友直呼 "这是杀人未遂"。
行业潜规则深恶痛绝:30% 网友表示 "买鱼被缺斤少两过",呼吁推行 "先复秤再宰杀" 制度。
处罚力度引争议:鱼贩仅被罚款 200 元,网友质疑 "200 元买不了一斤鱼,却能买一次暴力?",要求顶格处罚并公开市场巡查记录。
技术手段:杭州试点 "智慧水产秤",活鱼称重后生成溯源二维码,宰杀后扫码可查看原始重量。
法律震慑:北京、上海已将 "强制宰杀" 纳入消费欺诈范畴,最高可处 50 万元罚款。
公众监督:探店博主、消费者可通过短视频曝光乱象,如 "狂傲探店日常" 已累计曝光 12 起缺斤少两事件。
这场由 "买鱼不杀" 引发的暴力事件,本质是消费者权益与行业潜规则的正面碰撞。当鱼贩用秤砣砸向顾客时,砸中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脚踝,更是公众对公平交易的信任。你在菜市场遇到过类似糟心事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 "防坑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