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警察黄仲权:与死亡相伴是常态

艳子伴读 2023-06-21 13:28:52

最近的热搜“黄子佼爆出大小S吸毒”,看完深感痛心和愤怒,先不提这个事情是否属实,不可否认,娱乐圈吸毒的话题居高不下。一些艺人因为吸毒而被迫退出娱乐圈,但他们却打算通过复出捞钱来挽回自己的名声和财富。

毒品问题在我国日益严重,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有人在吸毒完还可以复出捞金,有人却为了国家的安定和谐,为了缉毒事业被毒贩折磨,甚至付出生命,他们就是缉毒警察。而黄仲权就是缉毒警察其中的一位。

在黄仲权的职业生涯中,他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缉毒行动,成功破获了多起大型贩毒案件,缴获了大量的毒品和制毒工具。其中令他印象深刻的一次,是1987年那次。

当时云南警方收到消息,一伙毒贩窝藏在当地隐秘的深山老林中。为了不打草惊蛇,将毒贩一网打尽,时任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公安局缉毒队队长的黄仲权,毅然决然成为了卧底。

然而,他的勇敢和坚定并没有得到毒贩们的敬畏。当毒贩觉察到他是警察的真实身份时,毒贩用铁线穿他的锁骨,用辣椒水浇伤口,灌眼晴,用烟头碾烫他的皮肤。6个小时的无情折磨,黄仲权愣是没有说出一点关系线人的资料。毒贩见黄仲权被折磨成这样还是不开口,打算处理了他。

万幸的是,在他奄奄一息,濒临绝望之际,他最终等来了救援。当救援人员到来的时候,黄仲权已经身受重伤,肋骨断裂,全身各处有不同程度的骨折,身上几乎没有一处好肉。

普通人经历完这次死里逃生,去阎王那里走了一遭,恨不得以后都远离这个行业。但黄仲权不是普通人,他是一名缉毒警察。恢复以后的他,又回到了这个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的岗位上。

与毒贩多次交手,黄仲权的赫赫威名让毒贩闻风丧胆,很多人一直想要杀他,但是都没得逞。恨得咬牙切齿的毒贩曾经扬言:“一定要杀了黄仲权,杀不了他也要杀了他的家人。”好在黄仲权的私人信息被保护得很好,没有泄露,他的家人平安无事。

原以为黄仲权这样的英雄,家里面的条件应该会过得不错。实际上他们全家人也都是靠黄仲权的工资生活,基本日常开销都要省吃俭用,家里那台黑白电视机也一直没换过,桌椅板凳都是老旧的。而那些吸毒艺人,住的精致的大房子,平时穿的光鲜亮丽的,真是很讽刺,也很无奈。

长期的劳累和之前受伤留下的病痛,2011年,黄仲权因病去世。他的离世让人们深感惋惜,但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他一生抓过400多个毒贩,缴获360000多克鸦片,15000克海洛因……

但是却很少有人记得他的名字,他的英勇无畏,都被藏在厚厚的马赛克后面,甚至就连现在,网上也很少可以搜到关于他的照片。

在缉毒警察为我们的和平生活付出生命的时候,有些人在干什么呢?有些人在参与贩毒,有些艺人吸毒被抓以后,为自己开脱。后面又出来继续捞金赚钱。每逢有吸毒明星复出或者有吸毒相关的事情爆出,就有人问,复出和缉毒警有什么关系呢?

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回答:是的,大家都知道毒贩丧心病狂,怙恶不悛,不可饶恕!而在这条罪恶的利益链上,吸毒者也是一环。特别是一些知名艺人缺乏自律自重,没有负起公众人物应有的责任,那些为吸毒而花出去的钱都变成了毒资买了子弹,打在了缉毒警的身上!

吸毒者本身,也会因为毒品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糜烂的毒疮、脱落的牙齿、坍塌的五官……这些并非影视作品中的“造型”,而是普通人染上毒瘾后外貌的真实变化。严重的“瘾君子”身体早就被毒品侵蚀,形如枯槁,早早就风烛残年。有一些人,染上了毒瘾,轻则家破人亡,重则从吸毒者变成了贩毒者,成为毒品罪恶利益链上的一环,成为危害社会,穷凶极恶的一分子。

缉毒也就成为了伤亡率最高的警种之一,受伤的概率是一般警察的十倍,也因此被称为行走在刀尖上的警察。他们是无名英雄,是活在马赛克之下的人,一生可能都无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当脸上不再有马赛克,意味着他们已牺牲。

所以,为什么每次关于吸毒的事情上了热搜新闻,我们总是会提到缉毒警察这个职业,我们总是会说:绝不原谅。想想至今仍活在马赛克下与毒贩斗争的人,看看那些被折磨致死的英雄以及他们含泪绝望的家人,我们有什么资格宽容和原谅吸毒者呢?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对于黄仲权这样的缉毒英雄们,与死亡相伴,是常态。一名缉毒警察曾经说过:

“做缉毒警,尤其是去做卧底任务时,最需要的,排在第一位的技能,是不怕死。”

他们用生命的代价,用勇敢无畏的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毒品的危害,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和谐。

习近平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今天的生活之所以岁月静好,是因为有黄仲权这样的英雄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他们在黑暗中,用生命守护了每一个阳光下的人。

所以我们真的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这样才算不辜负他们的牺牲。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