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霸全球15年,中国制造业为啥这么强?

桐桐看趣事 2025-02-19 02:51:16

在全球制造业的版图里,中国制造业稳居顶峰。2024年,中国制造业再度交出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彰显了其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不可撼动的关键地位。

中国制造业为啥这么牛?这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

从总体规模来看,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稳居全球首位。如此傲人的成绩绝非偶然。回溯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坚定地踏上了工业化发展道路,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持续投入到工业领域。数以亿计的产业工人投身制造业,逐步积累生产经验与技术能力。

国家层面更是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建设工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吸引国内外资本进入制造业。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众多制造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在规模扩张上一路高歌猛进。

在这一年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

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里,多达39个呈增长态势。

电子、有色、化工、汽车等重点行业,对工业生产增长贡献尤为突出,其贡献率达四成。

全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6.2%。

这充分彰显了装备制造业于工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之位。这是因为中国长期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不断加大对工业技术研发的投入,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使得这些重点行业能够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升级产品与技术,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的发布,更是从企业微观层面揭示了中国制造业的雄厚实力与发展新貌。与上年相比,“500强”制造业企业入围门槛大幅提升,达到170.62亿元,较上年提高5.1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上榜的民营企业数量较上年增加12家,达到374家,占比74.80%。

这充分表明民营企业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正不断攀升,已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效益方面,尽管面临诸多挑战,“500强”制造业企业实现净利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9万亿元,较上年虽有5.77%的下降,但降幅收窄了7.86个百分点,显示出企业在应对困难时积极调整策略、降本增效的努力与成效。

民营企业的崛起得益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鼓励创新创业,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税收优惠到金融支持,一系列政策助力民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企业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时,可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引入精益生产、数字化管理等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理念,如此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空间。

创新,始终是驱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2024年,“500强”制造业企业投入研发费用约达1.2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2.51%;研发强度为2.37%,较上年提升0.04个百分点。从分领域来看,锅炉及动力设备制造、工业机械及设备制造、电力电气设备制造等行业净利润增长率均在50%以上,风能、太阳能设备制造以及动力和储能电池等行业,其资产规模增长率超15%,这清晰地彰显出新旧动能持续转换的良好态势。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而且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核心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大放异彩,比亚迪多款新能源车型畅销国内外,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技术与产能均位居世界前列。

在高端装备制造范畴,中国的盾构机、高铁等产品凭借卓越性能与品质,不但满足国内基建需求,且大量出口海外,堪称中国制造业的耀眼名片。中国高铁以其高效、安全、舒适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赞誉,已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走向世界的典范。

新能源500强

中国在创新方面的巨大投入与成果,源于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诸多鼓励创新政策出台,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同时,大量高校与科研机构不断为制造业输送专业人才,产学研合作日益紧密,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中,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愈发凸显。与美国相比,尽管美国制造业产值达2.62万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6.80%,但中国制造业产值高达5.125万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28.7%,在规模上远超美国,形成了“双头领跑”格局中更为强劲的一极。与印度、越南等新兴制造业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在产业体系完整性、创新能力、人才储备等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印度大力发展制造业,然而多年来其制造业产值在全球的比重始终徘徊于3%左右,其占GDP的比重更是从2014年的15%降至2022年的13%。营商环境不佳,外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2023-2024财年外国直接投资(FDI)净值降至266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37%,降至2006年以来最低水平。

越南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和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一定进展,2024年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最大服装供应国,2024年前7个月引进外资超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0.9%,但在产业创新能力、供应链完整性等方面与中国仍存在较大差距,制造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资企业和从中国进口件。

中国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在长期的工业发展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来的,从原材料生产到零部件加工,再到终端产品制造,各个环节一应俱全,这使得中国制造业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具有更强的韧性。庞大的人才储备则得益于中国完善的教育体系,从职业教育培养大量技术工人,到高等教育输送高端科研与管理人才,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展望未来,中国制造业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持续增加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相信在规模与创新的双轮驱动下,中国制造业必将在新的征程中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全球制造业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文本来源:秦朔朋友圈



0 阅读:38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