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豪言21世纪属于自己,如今却深陷困境的大国却是它

桐桐看趣事 2025-03-10 18:12:35

壮志未酬:从希望到 “陷阱”

巴西前总统卢拉曾预言:19世纪属于欧洲,20世纪属于美国,21世纪属于巴西。

前两个预言成真,可有关巴西的预言却落空了。巴西人口达2亿多,国土面积全球第五,是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国和第九大石油生产国,本有迈向发达国家的坚实基础,如今却处境尴尬。

许多巴西人视巴西为潜在超级大国,其先后举办2014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看似在朝超级大国迈进,实则是假象。

2010年,巴西人均GDP成功突破1万美元,那时中国的人均GDP仅约4300美元 ,巴西凭借丰富资源和前期工业化积累,在经济数据上领先中国。此后中国经济凭借持续稳定的改革、制造业体系升级、科技创新及基础设施完善等因素稳健发展。到了2019年,中国人均 GDP 也突破1万美元。

步入2023年,中国经济稳健发展,人均GDP达到 1.26 万美元。巴西在这一年经济实现一定增长,实际GDP同比增长2.9%,按平均汇率换算,经济规模达到2.17万亿美元,按超2亿人口计算,人均GDP回升至1.06万美元。

但相较于其在 2011 年达到的人均 GDP 约 1.32 万美元的峰值,仍有差距,尚未回到巅峰水平,依旧深陷 “中等收入陷阱” 的泥沼。

这意味着巴西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因发展受限、缺乏新增长动力,经济长期停滞,还引发了贫富分化、高失业率、基础设施落后和治安差等社会问题。

昔日荣光与风云突变

巴西也曾有过辉煌时刻。其农业资源、自然能源在全球领先,农产品产量高,多种矿物储量居世界前列,水利资源丰富,人均淡水拥有量远超中国。

一战期间,巴西开启工业化进程,1920 年工业企业达 13 万家。1933 - 1940 年,工业产值增长 44% ,培育出众多工业企业。1968 - 1973 年,GDP 年均增长率超 10% ,出现 “巴西奇迹”。1975 年,巴西人均 GDP 突破 1000 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1980 年人均收入高于亚洲四小龙。

然而1982年墨西哥债务违约引发拉美债务危机,巴西被卷入其中。紧接着亚洲金融危机来袭,巴西经济再遭重创。21世纪初,借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东风,大宗商品需求大增,巴西依靠资源经济好转,2011年经济体量超英国成为全球第六。

但好景不长,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需求减少,2011年后巴西经济一蹶不振,2017 - 2019年增速徘徊在 1%左右,疫情更是让其雪上加霜,2020年 GDP 增长率为-9.1%,创120年来最大衰退纪录。

自酿苦果:错误决策与沉重代价

巴西自身在发展道路上也犯了严重错误。上世纪90年代,西方专家劝说巴西进行开放市场化改革,巴西贸然实施,本国工业受国外产品冲击,制造业占比从80年代的29%骤降至如今的10%左右。

随后开放金融市场,货币大幅贬值,错失工业化关键发展期。制造业空心化后,巴西政府推动去工业化,发展第三产业和金融服务业,经济逐渐被外来资本掌控。

如今巴西极度依赖出口,大宗初级商品出口占总出口额约50%,但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投机盛行,价格波动大,将经济押注于此对巴西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十分不明智。

此外,巴西产业结构单一,就业岗位有限,失业问题严重,民众收入低,贫富差距大。为迎合民众,巴西政府推行高福利政策,构建庞大社保体系,全民免费医疗、教育,养老金、救济金丰厚,巴西人退休金达退休前税后工资的97%,远超经合组织69%的平均水平。

但巴西经济实力难以支撑,福利资金挤压基建项目。世界经济论坛数据显示,巴西基础设施评分在140个国家中排第81名,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落后,国内市场因交通设施差而割裂,基础设施缺口每年给经济造成10% - 15%的损失,高福利实则在透支未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保障国民福利时,大力投入基建。钢铁产量占全球一半,水泥产量常年居全球首位,占比超50%。

截至2024年末,全国公路里程达543.68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19万公里,均位居世界第一。桥梁建设成就突出,在世界桥梁跨径排名前十的各类型桥梁中,中国占半数以上,如港珠澳大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等,不断创造世界之最。

“一带一路” 倡议拓展了对外交通,中欧班列、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海运航线等,连通众多国家与城市。这有力促进商品出口,带来显著经济收益,推动中国经济稳健前行 。

巴西本有成为发达国家的潜力,资源丰富且已开启工业化进程。若能抓住21世纪全球繁荣期,成为发达国家并非遥不可及。

但巴西在辉煌时选择经济盲目扩张和去工业化的错误道路,沦为 “资源诅咒” 的典型国家。对渴望发展的国家来说,资源本应是助力,却在巴西成为发展的阻碍,令人惋惜。

文本来源@财经不眠姐 的视频内容

0 阅读:14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