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空军官方消息,其第二批协作式作战飞机(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简称CCA)无人机的采购成本预计将比第一批上涨20%-30%。
CCA项目是美国空军旨在提升未来作战能力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网络化集群运作的方式,实现无人机与有人驾驶飞机之间的协同作战。该项目被视为美国空军应对未来战场挑战的关键利器,然而,随着第二批无人机采购价格的上涨,这一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开始受到质疑。

来自 General Atomics(上)和 Anduril(下)的 Increment 1 CCA 设计模型。
通常情况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应该会逐渐降低,即所谓的“规模效应”。然而,在美国空军的CCA项目中,我们却看到了截然相反的情况。美军方与承包商解释,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架隐形加油机为一对 F-35 联合攻击战斗机加油的渲染图。洛克希德马丁臭鼬工厂
首先,技术复杂性的提升是导致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二批CCA无人机在设计上融入了更多先进技术,如更高级别的自主导航和控制系统、更先进的传感器和通信设备等,这些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其次,供应链管理问题也对成本产生了影响。在初期生产阶段,由于生产线调整、工人培训以及供应链整合等方面的成本较高,单位产品的成本往往会偏高。此外,如果供应链中的任何环节出现中断或延误,都可能导致成本进一步上升。
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空军在装备采购管理方面的问题可能才是导致成本上涨的根本原因。在项目管理中,有效的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从CCA项目的进展来看,美国空军似乎在这一方面存在不足。例如,对于技术复杂性的提升和供应链管理的问题,美国空军是否进行了充分的风险评估和成本控制措施?是否有有效的监管机制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本的可控性?

一架名义上的第六代隐形载人战斗喷气式飞机与三架无人机一起飞行的渲染图。
美国空军第二批CCA无人机采购价格上涨20%-30%的消息引发了外界对其装备采购管理的质疑。在未来,如果美国空军不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根本无法确保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否则,按目前军工联合体与军方的合作方式,美国将出现军费开支大幅上升,而装备原地踏步不前的尴尬。除了科技水平,制造业与供应链也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准,很明显在后面两点上美军已经大大落后于其“假想敌”。

美军无人攻击项目的假想敌,东大的“攻击-11”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