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已死——从销冠到查无此人,只用了三年

智驾前哨 2025-04-17 17:46:26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淘汰赛已进入白热化。曾经的造车新势力顶流哪吒汽车,如今却成了行业最刺眼的反面教材——销量断崖式下跌、经销商集体维权、高管被限高、资金链濒临断裂,就连创始人方运舟的全员信也被外界解读为回光返照式临终遗言。

2022年,哪吒汽车以15.2万辆的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估值一度突破250亿元。创始人方运舟被捧为技术教父,CEO张勇更是被视作营销鬼才。

然而,短短三年后,2024年哪吒销量暴跌至6.45万辆,同比腰斩49.37%,国内单月销量甚至不足400台,连泰国市场的零头都赶不上。

问题出在哪?产品力不足、技术掉队、还是战略摇摆?

当比亚迪掀起价格战、零跑押注全域自研、小鹏ALL IN智能化时,哪吒却在中低端市场躺平。2023年推出的哪吒S和哪吒GT试图冲击高端,但智能化不足、性价比不高的硬伤让消费者毫不买账。

按照一位网友的话说就是:哪吒的车型像极了‘拼装车’,既没有核心技术,也缺乏品牌辨识度。

张勇在任期间曾豪言"2024年销量目标30万辆",但实际完成率仅21.5%。张勇更是被曝远遁英国,虽紧急辟谣虽然卸任CEO转任顾问,仍在为融资奔走,但随后他的微博现如今内容全部隐藏,打的什么算盘已昭然若揭。

面对困境,创始人方运舟被迫重回一线。他在此前全员信中提出海外战略,试图挽救哪吒于危难之中。2025年整理毛利转正,2026年公司整理盈利的口号现如今看来更像是一句玩笑。

周鸿祎的豪赌

2021年,红衣教主周鸿祎以29亿元入股哪吒,试图复制360安全卫士的流量神话。他亲自下场直播、怒怼友商、高喊“为人民造车”,甚至将哪吒U命名为鸿蒙版。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这场网红营销最终沦为笑谈,周鸿祎也被哪吒汽车啪啪打脸。2024年哪吒销量不升反降,周鸿祎的个人IP反而成了负资产。

周鸿祎曾公开批评张勇不懂用户,但当他力推的哪吒S销量惨淡时,这位首席体验官却悄然隐身。投资人调侃:周鸿祎的流量只够烧一年,哪吒的窟窿却要烧十年。

海外能救命吗?

方运舟在复出祭出海外战略,被视为孤注一掷承载着哪吒翻盘希望。数据显示,2024年哪吒海外销量3万辆,占总销量46.5%,泰国市场占有率一度冲至第二。方运舟甚至喊出未来一半销量在海外的豪言。

但海外真是灵丹妙药吗? 一位供应链人士披露,哪吒在泰国卖一辆车毛利率约10%-15%,但本地化研发、建厂、合规认证的成本早已吞噬利润。

更残酷的是,比亚迪、长城等巨头已加速出海,哪吒的先发优势正被快速稀释。海外市场是块肥肉,但接下来哪吒或许连刀都拿不稳。

对哪吒来说早已没有时间去换取战略空间,其危机早已从销量蔓延至资金链。经销商追讨欠款、供应商围堵索要货款、员工欠薪、工厂停摆。

企查查数据显示,合众新能源(哪吒母公司)被执行总金额超1.6亿元,股权冻结达80余条,连方运舟本人也被法院限高。

为续命,哪吒甚至将134家供应商的20亿元债务转为股权,并计划融资40亿-45亿元。但对于三年累计亏损183亿元的哪吒来说,即便新融资到位又能烧多久。又有谁愿意为哪吒投资?

哪吒的崩盘绝非个案。威马、高合、极越的接连暴雷,揭开了新势力的残酷真相,没有技术护城河、缺乏持续融资能力、盲目扩张的企业,敢于裸泳就要有被潮水吞没思想准备。

可惜了哪吒车主,当初一厢情愿的信任换来的却是车机断网、钥匙失灵、售后无人响应。可叹如今选品牌买辆车竟还像买“彩票”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会中奖。

方运舟曾说:创业十年,我们经历过账面只剩几十万的至暗时刻。”但这一次,哪吒的至暗时刻或许没有黎明。当张勇在英国为融资“奔波”、方运舟在画饼充饥时,经销商和供应商的横幅维权或许该改一改了——哪吒已死,有事烧纸。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2 阅读:1028
评论列表
  • 2025-04-18 19:45

    说那倒三眯眯眼的张勇是鬼都信,说是鬼才,信的得到想要的结果了

  • 2025-04-20 20:51

    他那冠军也有水分

  • 2025-04-18 23:57

    自从被大家知道是周红衣投资的以后,

  • ken 1
    2025-04-21 23:16

    可惜了,最应该倒闭的是工业废品比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