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三月的雨,飘着四月的思念

申明洲洲 2025-04-04 08:16:47

文/申明洲

三月的雨,又开始在老屋的青瓦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诗行,思念又开始疯长,如潮水般,漫过了心堤,汇成了永不退潮的海,而‬我的肺,自‬你们‬‬离开‬以‬后,‬就‬已‬进化出了鱼鳃。

世上万物,都有尽头,唯有思念,怀而不在,念而不得,才下了眉头,又上了心头,在心底已扎下了根,变成了永恒。因为,你们陪了我一程,我得念你们一生。

又是一年,雨打清明,潮湿的,不仅是空气,还有心与记忆。不论时光如何流转,记忆,如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每一朵浪花,都翻涌着往昔,滴滴点点,点点滴滴,仿佛在提醒我,是时候,回老家看望你们了。

翻了翻日历,看了看放假通知,是清明那天才放的假,于是赶紧联系大哥。大哥说,他们会等我回家后,再一起去扫墓。于是,赶紧买了回家的票。看着网上买到的车票,如同见到清明的酥雨,目之所及,心之所想,梦之所见,除了思念,还是思念。

过几天就要回老家了,可我的心里,却有想写些文字的冲动了。打开电脑网页,却几度出现,程序未响应,难道是?远在天国的你们,不想让我思念太深?

三月的雨,淅淅沥沥下着,在轻轻敲打我的窗台,难道是?你们在唤我起床,吃早饭,去上学?

那些年寒食节的早餐,总带着些艾草的苦涩,这是记忆里少有的清冷时刻。母亲总在天亮前就准备好了青团,好等我醒来后,和着热气腾腾米油蛋羹一起吃下,糯米的甜糯,蛋羹的清香,却总在咀嚼时泛起涩涩苦味。母亲说,那是做人应有的味道,有苦,才会有甜。父亲说,这是介子推的血与火凝成的滋味,不需要温度,冷烟火里,更能藏着更炽热的思念。

三月的雨,如一封封寄往过去的信,似乎在告诉我,生命从未有真正离去,只是换了种方式存在。我想念的你们,是在另一个世界,以另一种方式在关注着我,爱着我。我知道,哲学的终极三问,也知道,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逢和离别,可我还是用了好几年,才接受了离别,却要用一辈子,来无限想念。

清明雨上,既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古‬诗‬植给‬人们‬的一种心理暗示。人们之所以会接受,甚至是祈盼清明雨上,是因为清明的雨应景、知人、懂心,可以打湿眼眶,淋湿心情。

清明雨上,是一份回忆、一份寄情、一份对先人长长的思念……因而,清明雨能从三月‬飘‬到四月‬,从‬中华古老文明一直‬飘‬到现在‬,淋透了秦砖汉瓦、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以至于千百年来,都无法晾干,反而,让思念成了海。

只要记得,故人就不曾远去!生死之间,从来就不是永别,而是以另一种方式重逢。只不过是,你们在天的那头,而我却在地的这头,中间连着的是三月的雨丝,四月的思念。是你们在那头,对我的祝福;是我在这头,对你们的长长思念。

而今,雨虽停,思念却还在下。你们飘落在天国,我却遗落在尘世,相距也不算太远,只是雨水的距离而已,瞅着漫天的雨,叫我怎能不思念。

还好,如你们所愿,我很好,请你们放心。惟愿,天边的你们,安好;身边的亲人,安康。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