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标杆”到“全国范本”郑大一附院获奖背后的医疗革新密码

药斗说社会 2025-04-21 06:54:43

4月11日,在上海举办的 2015CHDF 第 “14 届中国医院院长大会” 上,郑大一附院质控处上报的案例项目 “大数据背景下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模型构建与研究 —— 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 斩获创新先锋奖(个人)优秀案例。这一荣誉获得的背后,是郑大一附院在医疗质量管理领域的深度探索与革新,更是其从 “区域标杆” 迈向 “全国范本” 的有力印证。

一、以 TQM 理念为核心,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郑大一附院敏锐洞察到医改新形势下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积极借鉴国内外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方法,开启了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之路。

医院首先运用 SWOT 分析工具,对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及宏观环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通过分析,精准识别出医院在医疗工作中存在的管理缺陷、医疗隐患、质控薄弱环节以及工作重点等瓶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医院以 TQM 理念为核心,开始探索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模型构建的应用可行性及适用性。

TQM 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和全要素管理。郑大一附院将这一理念深度融入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全员参与方面,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让医院全体员工深刻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形成了 “人人都是质量管理者” 的良好氛围。在全过程管理上,覆盖了医疗服务的全流程,从患者入院前的预约挂号,到住院期间的诊断治疗、护理服务,再到出院后的随访康复,每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范。在全要素管理中,不仅关注医疗技术、药品器械等硬件要素,还高度重视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服务态度、医院文化等软件要素,实现了对医院管理全要素的有效整合与提升。

二、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强化质量导向

为了确保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郑大一附院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以医疗质量、患者安全、服务效率、科研创新等为核心维度,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可量化的考核指标。

在医疗质量方面,设置了病历书写合格率、手术切口感染率、危急值处理及时率等指标,直接反映医疗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患者安全指标则包括患者跌倒发生率、压疮发生率等,体现了医院对患者安全的高度重视。服务效率指标如平均住院日、门诊患者等待时间等,旨在推动医院提高服务效率,缓解患者看病难的问题。科研创新指标则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开展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提升医院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医院的质量管理提供了明确的导向。通过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晋升、评优等挂钩,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形成了 “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促发展” 的良好局面。

三、推广多维质量管理工具运用,提升管理效能

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郑大一附院积极推广多维质量管理工具的运用,将其作为提升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医院引入了 PDCA 循环、品管圈(QCC)、根本原因分析(RCA)等多种质量管理工具,并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培训和推广。

PDCA 循环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通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四个阶段的循环往复,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质量的持续提升。医院在多个科室开展 PDCA 循环项目,如降低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率、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等,取得了显著成效。品管圈则是由一线员工自发组成的质量管理小组,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品管圈围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优化药品管理流程等主题开展活动,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还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根本原因分析则用于对重大医疗不良事件的深入剖析,通过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多维质量管理工具的运用,为医院的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使质量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有效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四、借助大数据与信息化,实现医疗质量实时动态监控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技术成为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撑。郑大一附院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信息化系统,对医疗质量进行实时全流程动态监控。

医院建立了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该平台集成了病历系统、检验系统、影像系统、护理系统等多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实现了对医疗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反馈。通过大数据分析,医院可以及时发现医疗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不合理用药、过度检查、手术并发症等,并通过信息化系统及时预警,通知相关科室和人员进行整改。同时,信息化平台还可以对医疗质量指标进行实时统计和分析,为医院的质量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实时全流程动态监控的实现,使医院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通过对医疗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医院还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五、从区域标杆到全国范本:革新实践的示范意义

郑大一附院在医疗质量管理领域的革新实践,不仅使其成为区域医疗的标杆,更为全国医疗机构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其成功经验在 “第 12 届中南六省(区)医院管理论坛” 和 “首届黄河流域九省(区)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 医院管理论坛论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充分证明了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示范价值。

在区域层面,郑大一附院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了河南省及周边地区医疗水平的提升。其构建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推广的质量管理工具以及借助大数据实现的实时监控等经验,为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在全国层面,郑大一附院的实践为公立医院在深化医改背景下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其以 TQM 理念为核心、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推广多维质量管理工具、借助大数据实现实时监控的 “组合拳”,为全国医疗机构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解决方案。

在 “向新求质融合共生 —— 打开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新天地” 的时代主题下,郑大一附院的获奖案例无疑是医疗革新的生动写照。它不仅仅展示了一家医院在质量管理领域的卓越成就,更向全国医疗行业传递了一种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相信在郑大一附院等先进医疗机构的引领下,我国公立医院将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编辑:良佑

审核:弘毅

0 阅读:4

药斗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