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叶帅追悼会结束后,陈云李先念邓小平密谈良久,陈云再未露面

红史 2023-12-13 11:42:15

1986年10月,89岁的叶帅病情严重,生命危在旦夕。

负责为叶剑英元帅治疗的医护人员经研究,向中央上报了叶剑英的病情情况,以及对应的治疗方案。中央领导人陈云看到了叶剑英的病情报告,提笔批示:“请告叶帅医疗组,竭尽全力,务求病情稳定,转危为安。”

叶剑英元帅病重,卧病在床时,杨尚昆、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人都前来看望他,杨尚昆还带来了邓小平的问候,所有的领导人希望只有一个,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尽一切力量,将叶帅的病治愈。

然而事与愿违,1986年10月22日,无情的病魔还是带走了叶剑英元帅的生命。守候在场的中央领导同志,他的亲人们,不得不眼睁睁地注视着监视叶帅病情的心电监护仪上的那条线失去任何波动,一颗伟大的心脏就这样停止了跳动,一代伟人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们。

10月29日,叶剑英元帅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举行。

昔日老友邓小平为其主持追悼会,胡耀邦致悼词。沉痛肃穆的哀乐声中,人们悲痛欲绝,眼泪决堤,更有人由于太过伤痛,当众晕了过去。

出席追悼会的领导人中,陈云、邓小平、李先念都已经是八十岁左右的年纪,原本就高龄的他们不得不拖着年迈之躯,内心还承受着巨大的悲痛。

而且,在叶剑英之前,韩先楚将军、刘伯承元帅先后辞世,他们本就为失去故友而难过,叶剑英元帅的辞世给他们的心头,再度蒙上一层伤悲。

左起:邓小平、彭真、朱德、陈云

追悼会结束后,陈云、邓小平、李先念身心俱疲,拖着沉重的脚步从人民大会堂出来,任谁都能看出几位领导人的伤痛。

10月31日,叶剑英追悼会过去两天,根据党中央、叶剑英家属的意见,叶剑英的骨灰从北京乘专机出发,被护送至广州,叶剑英的骨灰将被安放于广州红花岗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当时烈士陵园还未修建好,骨灰被暂放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同样是在10月31日的北京,邓小平、李先念来到陈云家中,三位老人家相聚在一起。

陈云充满感伤地表示:“前天在叶剑英元帅的追悼会上,听说晕倒了不少人,我的腿也软了,多亏了秘书扶了我一把。”

“我也是,如果再站上几分钟,我也要晕倒了。”李先念也说道。

作为党内的老资格,几位领导人已经敏锐的意识到,岁月不饶人,周总理、朱老总、毛主席、刘伯承、叶剑英这些老友都已经与世长辞,而他们也已经老去,他们要尽早地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将接力棒交到新一代领导人手上。

事实上,从八十年代初期,邓小平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做退休前的准备工作。

1982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就公开表示老同志们要让路,让中青年干部上来接班。

1986年这天,邓小平、陈云、李先念三位老人展开一次长时间的秘密谈话,外界虽不知他们具体聊了什么,但在后来陈云的公开讲话中,看得出他们共同决定:要一起退下来。

他们决定一退到底,所谓“退”,就是全退,就是不再担任何职务。同样年迈的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彭真等领导人也表示要“全退”。

考虑到老一辈中央领导人一下子都“全退”了不太好,经反复讨论,征求对方意见,中央政治局决定: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彭真“全退”;而邓小平、陈云、李先念暂时还不能“全退”,而是“半退”,也就是他们退出中央委员会,但还得担任一些职务。

他们仍以年迈之躯扑到祖国建设事业中。李先念继续关心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积极联系政协委员们,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团结;邓小平也常会见外宾,多次发表中央讲话。

相比之下,似乎自从1986年出席了叶剑英元帅的追悼会后,陈云一直未公开露面,很少出现在公众视线中了,以至于引起外界对他“重病在身,命不久矣”的猜测。

陈云与薄一波

1987年春,陈云从北京来到杭州,为位于杭州西郊被列为西湖新十景之一的云栖,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起植树,陈云再度现身,也有力地击碎了关于他重病的传言,老友薄一波来看望他,不禁称赞他的良苦用心:“指数辟谣,谣言不攻自破呀。”

1987年11月,十三大结束后,陈云、邓小平、李先念退出中央工作的第一线,但还在继续担任着其他一些职务。陈云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李先念任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任中央军委主席。

十三大前夕,李先念曾问:“你估计自己还能活几年?”

“我想,两年应该没问题,但要保证不摔跤,不在外面吃东西,回自己家吃。”陈云如此回答道。

在邓小平家中开会时,杨尚昆鼓励他还可以活10年,陈云还是回答:“两年就行了。”

陈云如他所言,安然无恙地坚持过了两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在此期间,陈云也在不停地经历老友离去的悲伤,1992年李先念去世,陈云亲自为好友撰写了一篇文章《悼李先念同志》。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时,陈云、邓小平都已经告别了中央领导岗位,过上了退休的生活。

退休后的邓小平说:“我是个老百姓了,总想多出来走走。”他深入我国各地视察,发表重要谈话,也会与昔日的老部下们相聚在一起,共同回忆过去时光。

和陈锡联、宋任穷等老友相聚一起,邓小平深有感触:“过去忙,很难得见一次面,现在退休了,有这个条件了。”

谈起年轻时的往事,已经白发苍苍的邓小平记忆犹新,他没有忘记,如数家珍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就仿佛,他们还如年轻时那般意气风发一眼。和老友们告别前,邓小平嘱咐大家保重身体。

他自己也会保重好身体。而另一边,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邓小平的另一位老友陈云的健康状况非常不容乐观了。

1994年,陈云住进北京医院,在医院里治疗,从此再也没有回去中南海的家中。

1995年春节时,年轻的新一代领导人专程去医院看望,与他说起当年国家的发展状况、与面临的局势,病中的陈云听得十分认真,他们离开时,陈云伸出双手,真挚向他们道谢:“谢谢你们!”

遗憾的是,到了1995年4月10日,陈云终还是因病逝世。

两年后,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也与世长辞。自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一个又一个的革命先辈辞世,相继离开我们,相信后人也总会从前人手中接过接力棒,将这个从苦难挣扎出来的伟大祖国一直一直延续下去......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了解那些年真实的动人的历史!

2 阅读: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