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国之一,菲律宾一直是近年来致南海局势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关键且敏感的仁爱礁问题上,小马科斯政府的态度已经让所有人都看明白何为出尔反尔和言而无信。如今,菲律宾又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展开了南海联合军演,显然是在一步步地升级着对中国的挑衅。
菲军方发言人在“堪培拉”号上发表讲话
环球网援引外媒报道称,美国、菲律宾和澳大利亚举行的三国联合军演将进入下一个科目,即“岛屿突袭作战”。据悉,该科目的演练地点为菲律宾巴拉望岛,由澳大利亚海军“堪培拉”号两栖攻击舰为主力平台,携带舰载直升机、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快速登陆艇和两栖战车等装备,向巴拉望岛的演习区域投射登陆兵力。期间,MV-22还将负责对演习场实施火力打击,以模拟消灭假想敌的守岛部队。
MV-22可快速奔赴仁爱礁
巴拉望岛,不少人肯定对此地不陌生,因为其距离中国南海仁爱礁仅约200公里。在菲方对“搁浅”在仁爱礁上的登陆舰运送补给品的非法活动中,补给船就经常从巴拉望岛出发。而从此次美菲澳举行的联合军演来看,如果是美制MV-22倾转旋翼机从巴拉望岛飞赴仁爱礁,那这200公里的距离仅需30分钟即可抵达。如此想来,三国选择在巴拉望岛搞所谓的“岛屿武装突袭”,显然对我们有着极大的挑衅性。
“分布式杀伤”体系很依赖数据链
对于菲律宾来说,把自己的“大哥”美国,以及同为美国盟友的澳大利亚拉来搞演习,无非就是想凑出个“人多势众”的架势,并狐假虎威地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呲牙咧嘴”。而对于美国来说,这场演习还有着更实际的意义,那就是为未来与中国的潜在军事冲突探索战法。毕竟在美军于近年来提出的“分布式杀伤”体系中,如何快速抢占“第一岛链”内的诸多无人岛礁,并以此为依托部署配备有远程火箭炮、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小规模作战单位,被认为是破解解放军“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的一条“可行之路”。
美军的快速运输舰
正因如此,美军这几年开始重拾诸如大型两栖飞机、千吨级快速运输舰和陆基车载式反舰导弹等武器,为的就是在南海各岛礁之间快速部署和转移兵力,以实现近似“多点开花的游击战”效果。如今,这场三国联合夺岛演习自然是美军不能错过的绝好机会。
从登陆艇上开下来的美军车载反舰导弹
既然美菲澳三国都开始在中国家门口练夺岛了,那我们必然不能放松警惕。虽说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的军事实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对美军提出的“分布式杀伤”体系,解放军仍需找到反制手段。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法就是提高对南海各岛礁的实时监控,如以天基卫星或大量的长航时无人机来实现。在未来潜在的军事斗争中,若发现有外军部队在岛屿间穿梭部署,就要及时地发起强电子干扰和空袭。
解放军的电子干扰装备
对于“分布式杀伤”体系来说,其一大关键之处就在于,如何对分散部署的各部队进行统一指挥,这样才能实现协同作战。而在茫茫南海上,各岛礁之间的距离往往可达几百公里,这就对通讯链和指挥链提出了挑战。也就是说,如果解放军能在电子战领域抢得先机,以强电子干扰手段让敌方的通讯链和指挥链陷入瘫痪,那部署在各岛礁上的敌军部队就只有“分布”,难有“杀伤”。让这些部队各自孤立后,我们再以空袭、炮击和导弹打击等手段予以消灭。
国产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
所以说,此次美菲澳三国联合夺岛演习,对我们来说或许也是个机会,可借机观察一下美军打算如何发挥自己的“分布式杀伤”体系。未来不论是在仁爱礁,还是在南海其他岛礁的防守反击战中,我们或都可运用成功的作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