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发布

云海先锋 2025-04-29 11:08:26

4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围绕“健全标准体系、提升标准质效、强化实施应用”主线,部署23项重点任务,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链条标准支撑。

《要点》提出系统性推进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在总结“十四五”实施效果基础上,启动“十五五”技术标准体系编制,覆盖整车、系统部件、关键技术到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汽车芯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领域,将加快完善细分标准体系,尤其在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前沿方向超前布局,同时开展飞行汽车等新业态标准化需求研究,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

在国际化战略方面,《要点》明确推进中国汽车标准海外应用,目标实现国际标准转化率超85%,重点推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标准外文版编译,深度参与联合国世界车辆协调论坛(WP.29)法规制定,牵头自动驾驶系统、车载电池耐久性等国际规则研究,提升中国标准话语权。

新能源汽车领域,《要点》聚焦安全性和便利性提升,推动动力电池安全要求、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等标准实施,加快全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安全等标准研制,同时推进商用车换电安全、兆瓦级充电等标准制定,解决“充电难”“电池回收”等痛点。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将构建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基线,发布自动驾驶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等标准,强化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标准供给,启动车用人工智能标准预研,为L3级以上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铺路。

汽车芯片和电子领域,《要点》提出加快环境可靠性、信息安全等基础标准制定,推动安全芯片、功率驱动芯片等关键产品标准实施,完善电磁兼容、功能安全等标准体系,提升汽车电子部件质量水平,助力破解“缺芯少魂”难题。绿色低碳方面,将修订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推进碳足迹标识、再生材料使用等标准,为“双碳”目标落地提供技术支撑。

在传统汽车安全领域,《要点》强调提升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标准,推动危险货物运输车、客车结构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发布,加快线控制动、电子稳定性控制等主动安全技术标准制修订,同时优化车辆视野、座椅防护等乘员保护标准,筑牢安全底线。通用基础标准方面,启动汽车外廓尺寸、轴荷限值等重要标准修订,加强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轻量化等基础性能标准研究,促进产业共性技术提升。

针对消费升级需求,《要点》首次提出开展隐藏式门把手、主动预紧式安全带、灯光智能投射等新产品技术标准预研,关注人机交互安全和用户体验,推动汽车从“功能简单叠加”向“场景化体验升级”转型。

《要点》强调标准与产业政策深度融合,建立重大战略对接机制,推动标准与企业准入、产品认证高效衔接。在标准管理上,构建“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模式,依托大模型优化标准立项评估和全流程管理,压缩审批周期,探索“试点标准先行”模式,加速新技术转化。

人才培养方面,将持续开展汽车标准化青年专家选培、大学生创新大赛等活动,推动标准化教材进高校,储备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跨行业协同,深化与能源、通信、交通等领域标准衔接,形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生态。

2025年是汽车产业变革深化之年,标准化工作将聚焦“安全、创新、绿色、开放”,通过“硬标准”筑牢产业升级“软环境”,助力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

0 阅读:1

云海先锋

简介:不一样的角度,解读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