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癌肝转移:金龙胶囊
胃癌是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夺走16万条生命,其生物学行为中危害最大的就是侵袭和转移,肝转移最多 (约46.5%) , 女性卵巢转移多见 (约43.6%) 。以往认为一旦确诊为肝转移的生存期为5.5个月。在胃癌伴肝转移的介入治疗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癌药物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胃肠道癌肝转移的化疗仍以5-氟尿嘧啶(5-Fu)为主,其单药有效率在20%以下。法国学者首次报道甲酰四氢叶酸钙合并5-Fu治疗胃肠道癌,通过甲酰四氢叶酸钙对5-Fu的生化调节能提高5-Fu的疗效。羟基喜树碱是从我国特有植物喜树中提取的纯天然微量生物碱,经国内大量研究证明对多种肿瘤有效,是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纯天然植物抗癌药。

金龙胶囊是由鲜守宫、鲜金钱蛇和白花蛇等药用动物组成,经冷冻及现代生化提取分离技术制备而成。其作用机制为扶正培本,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体包括: (1) 激活T细胞、B细胞活性;(2) 促进抗体的分泌;(3) 诱发干扰素的产生,抑制癌细胞生长及抗病毒感染;(4) 具有肿瘤抑制作用;(5) 增加细胞内钠离子浓度,促进氨基酸和葡萄糖主动进入细胞,大大加强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利于抗体抗病能力的提高;(6) 减轻化疗药物对肝脏及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
金龙胶囊联合肝动脉栓塞(TACE)、化疗治疗胃癌伴肝转移,提高了患者介入治疗的有效率,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且提高晚期胃癌患者对局部化疗的耐受性,可以作为转移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辅助用药。

2、转移性结直肠癌:复方斑蝥胶囊
结直肠癌约占全世界新发肿瘤的9.4%,为男性第四和女性第三的常见恶性肿瘤。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谱中位居第3~6位。诊断时约19%的病例属转移性疾病,另外部分外科切除术后者也最终出现复发转移。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化学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化学治疗能有效地缩小肿瘤、缓解肿瘤相关症状、延长生存时间。5-氟脲嘧啶(5-FU)是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药物, 5-FU联合亚叶酸钙(CF)方案曾是结直肠癌的标准化学治疗方案。近10年来,奥沙利铂(L-OHP)等新药联合5-FU/CF方案能有效缓解肿瘤延长生存期,从而成为新的标准化学治疗选择。在L—OHP联合5一FU/CF的方案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包括2周方案 (FOLFOX4方案) 和3周方案 (LV5FU2方案) 。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为30%~40%,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多见。因此,寻找既可增强化学治疗疗效又可减轻不良反应的联合治疗药物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传统的祖国中医中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选择。研究发现,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时,肿瘤发生率增高,而在肿瘤进行性生长时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抑制,二者互为因果。复方斑蝥胶囊主要成分为斑蝥、熊胆粉、刺五加、三棱、莪术、半枝莲、人参、黄芪等,其中斑蝥、熊胆粉、半枝莲等为活血祛淤、解毒消肿类中药;人参、黄芪、刺五加等为补益类中药。其经现代工艺提取的主要成分为去甲斑蝥素、刺五加多糖、黄芪皂苷、人参皂苷等。药理研究表明,去甲斑蝥素能抑制肿瘤细胞S期DNA合成,呈现S期\G2+M期阻滞现象,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半枝莲具有解热、抗癌、护肝、免疫调节、抑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人参中的人参皂苷、人参多糖等除对机体具有强壮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外,对肿瘤细胞也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刺五加皂苷 (ASS) 对胃癌细胞凋亡的体外诱导试验显示,ASS促进体外培养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明显强于维甲酸。以上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复方斑蝥胶囊能增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AK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活性,诱导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因此,复方斑蝥胶囊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双重效应,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了依据。且临床应用复方斑蝥胶囊也显示其不仅无骨髓抑制作用还有很好的升白细胞的功能。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和恶性淋巴瘤等的治疗。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能协同增效,提高患者疗效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骨髓抑制发生,且不增加其他不良反应。
3、乳腺癌脑转移:
乳腺癌脑转移发生率为10%~16%,多预后不良,不能手术者中位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全脑放疗者生存期不足5个月。化疗是转移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许多化疗药物无法透过血脑屏障,故多数临床试验将脑转移作为转移性乳腺癌的排除标准。目前临床关于乳腺癌脑转移尚无标准化疗方案。卡培他滨是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CCN) 指南推荐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药物,尤其对蒽环类与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治疗总有效率为15%~29%,疗效稳定者占31%~46%,中位总体存活时间10.1~15.2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DA) 批准的卡培他滨单药适应证为对蒽环类与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二线治疗,与多西紫杉醇联合用于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但是卡培他滨标准用量,出现毒性及不良反应较重,如手足综合征、腹泻等,因此;约33%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要求减少剂量,17%的患者要求中断治疗
现在我们通过研究已经知道了人参的抗肿瘤作用, 也知道了起到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成分就是人参皂苷Rg3。经过大量的研究,我国自行独立研发的第一个中药一类单体制剂抗癌新药——参一胶囊,其主要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g3主要作用于细胞增殖周期G2/M期,能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间的黏附、浸润,阻止肿瘤细胞转移,同时抑制肿瘤组织的新生血管的生成,与联合化疗能降低血清中VEGF水平,进一步降低肿瘤转移复发的可能。大量研究也表明参一胶囊对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结肠癌、食管癌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通过研究,还发现参一胶囊具有调节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可增强NK细胞的活性,增强IL-2的活性,而且具有治疗气虚证、抗疲劳、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等作用。

卡培他滨联合参一胶囊治疗乳腺癌脑转移,能提高化疗有效率,减轻化疗副反应,改善气虚证症状,而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