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六大银行2024年资产规模突破199.68万亿元,是我国2024年GDP总量134.91万亿元的1.5倍,意味着国民每年创造的财富,都流向大行资金池中运转。
甚至还是A股2024年末总市值85.47万亿元的2.3倍,真是让人嗟目瞠舌。
或许很多专家会跳出来嚷道:“这两者没有可比性,连点金融常识都没 。六大行是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压舱石”,是全体老百姓的钱袋子,资产规模越高越好。”
相比之下,美国等直接融资主导的市场中,股市总市值通常超过银行资产规模。例如,2024年美股总市值约40万亿美元,而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头部银行资产规模合计约10万亿美元,市值占比更高。
究竟原因,六大行资产规模超越A股总市值,是金融体系结构、银行经营模式与市场估值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银行信贷)为主导,这是六大行资产规模膨胀的根本原因:
[锦鲤到来]信贷需求旺盛: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满足。2024年六大行新增贷款超15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40%以上。
[锦鲤到来]政策驱动扩张:为支持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等国家战略,六大行2024年绿色信贷、科技贷款增速均超15%,直接推动资产规模增长。
[锦鲤到来]金融市场发育不足:直接融资(股票、债券)占比长期低于30%,企业融资高度依赖银行。例如,2024年A股IPO融资额仅3565亿元,不足六大行资产增量的2%。

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评:六大行资产规模反映的是业务体量,与A股市值反映资产估值是存在本质上差异的,但不否认的是,它们的比例反映了间接融资情况仍较为突出。未来,随着直接融资比例提升,这一比例可能逐步降低,但短期内,银行仍是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