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个人知识管理的受益者,布衣公子谈一谈为什么要进行知识管理

布衣公子 2023-01-13 21:07:06

第二章 为什么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人有毅力、有恒心、能吃苦、肯攀登,才能坚持下来,才能最终完成。但是,个人为什么需要进行知识管理呢?是自找苦吃吗?

以下,是我本人以自己的知识管理的经验、认识和感悟,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2.1 打造个人的核心生存能力

人生在世,得有一个谋生的本领才行,总得有一技之长。我认为,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知识管理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锻造一个人的核心能力,以求在社会立足。

刚毕业的那几年,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2003年,自师范大学毕业后,我只当了一年老师,就离开了江阴,先后到北京、上海工作。2007年的五一,我又来到了苏州。四份工作,四个城市,每一次的离开,原有的积累基本都作废了,一切又从头开始。

那时候,我很有热情和自信,对人生也有一些抱负。刚到苏州时,我前往人才市场,想找一份人事专员的工作。

然而,我发现,人才市场才是检验人才的最直接标准,我经受了人生第一次非常残酷地打击。我根本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就在人才市场中,在与HR初步沟通的时候,我就被直接淘汰了,他们问我的专业问题,我一个都答不出来。

不得已,按照惯性走吧。原来我在北京时,做了三年的老板助理,于是便再次以老板助理作为自己的求职目标,求得一个千人民营公司董事长助理的工作。

这一做又是好几年,中间的工作内容虽然多有变换,但一直未能专注一个方面,直到2009年年末,我依然未能形成自己的核心专长。

想起来,当时,一位在苏州的大学同学听说我跳槽来了苏州,了解我的情况后,他不无担忧的说,你应该专注于一个方向了。

2010年,当时我想换一份工作,但总不能再找一份助理的工作了吧。虽然前几年,我有做过一些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方面的事情,但我一直负责的都是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并不具备任何专业的技能,我知道以我当前的现状直接去找工作,依然会是2007年那样的结果。

于是,后来我读到挖井的故事(前有所述),从2010年6月份开始启动了个人知识管理项目,至2011年3月3日,历时10个月完成第一轮第一阶段的计划。

那一刻,巨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充溢着我的心扉,内心那种模糊的自信渐渐清晰起来。我才深深地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自信?真正的自信来源于心有智慧胸有墨,来源于真才实学,来源于拥有真正的技能和本领。

2.2 避免知识遗忘和经验流失

知识容易遗忘,经验容易流失,特别是当拥有知识或经验的人去世后,很多知识竟至失传,这真是太可惜了。比如我们的中医药、传统建筑工艺等等。

因此,人类自古以来都在不断进行知识管理活动。我们的祖先在生存与繁衍的过程中,一定会积累一些生存经验:比如,哪里水草丰茂,哪里猎物成群,哪里寒地冰封,哪里温暖如春,如何采集野果,如何捕鱼打猎,哪些野果能吃,哪些草可入药等等。

这些人类早期的知识,开始时可能仅是口耳相传。而后,自符号(如八卦)与文字(甲骨文)诞生,标志着人们正式开始了对知识的管理。

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出现了竹简、绢帛和纸质的书籍,方便对知识进行记录并代代相传。进入工业社会后,出现了各种先进的印刷设备以及大规模的图书馆等知识管理的手段。而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收藏则更为方便。

所以,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也要做好自己的知识管理,或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将自己的经验或研究成果固化下来,夯实基础,不断提升,成为大家。

历史上许多的知识管理,都是在个人的努力下完成的。比如,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主要是研究整理古代文献,使得中华古文化得以顺利传承;从没带过兵的孙武,在研究前人兵法的基础上,结合春秋及更早的战争案例,以自己的天才思考,写就千古名著《孙子兵法》,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强军事著作。

所以,不要小看一个人的知识管理,它小则惠及个人、家庭或团队;大则惠及企业、国家甚至全人类。人类社会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持续不断地进行知识管理,才得以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因此,人类社会需要知识管理,国家民族需要知识管理,企事业单位需要知识管理,家庭或个人也需要知识管理。

2.3 打开视野,不断收获惊喜

知识整理的过程,特别是锻造个人核心能力的过程,需要大量、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甚至有一些以前完全没有涉猎的专题,基本上算是从零起步。

实际上,我的第一轮知识管理,就属于这种情况,我研究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个人成长、管理技能等主题,都是从零起步,因为我是理科生,大学学的是物理专业。

而随时学习和研究的深入,我们会不断有崭新的发现,打开我们的思路,如有醍醐灌顶之感,让人惊喜,让人沉醉,或抚掌轻叹,或手舞足蹈。

学习和研究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它的最大乐趣,就在于不断地揭示了一个个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仿佛是打开天窗见到了明澈蓝天和明媚阳光,是一种心灵透亮的清澈感觉!

我在进行第一轮知识管理时(2010-2012),那时候的互联网非常方便直接下载许多文档,我当时搜集了海量的WORD、PPT、PDF等文档素材。

素材收集的过程,是一种淘宝的过程,我们不仅可以搜索到那么非常宝贵的知识素材(各种观点、案例、流程、表单设计、甚至优美文辞等),而且,我们还可以淘到优美的PPT作品,或者引发我们PPT的设计灵感。

等到我的第二轮知识管理时(2022-2023),这个时候网络下载资料已极为不便,我先是根据所研究的主题,买了几十本书。但读书发现,仅有少量书籍买得值。而后,我通过微信读书直接检索相关知识点的关键词、句子等,反而又淘到一些好书,如获至宝,有一些未能上架,再购买纸质书籍,有的放矢,妙哉!

2.4 塑造个人品牌,扩大影响

个人知识管理,是形成强有力的个人能力标签的过程。个人品牌的背后,是由你所能提供的价值所支撑的,当别人认为你具备某方面的能力时,你的机会就来了。

比如,我在30岁时,有机会做一家民营公司的企业文化经理,就是因为当时我几乎每一期都有文章在企业内刊发表,以至于后来,负责内刊的经理离职了,公司老板索性就安排我去担任企业文化部经理。

尽管当时我对企业文化工作一窍不通,但以此为契机,结合个人知识管理的计划,我认真钻研企业文化系列知识,慢慢走上了企业文化这条道路,并于32岁时加入上市公司汇川技术,负责企业文化工作。

而后,我将个人知识管理的成果,先后以word文档、PPT课件的方式分享到网络,又逐渐塑造了“布衣公子”这个个人品牌,因而扩大了个人影响力,让自己未来的路越走越宽。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