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青年岳飞:出身富户文武全才,曲折成长瑕不掩瑜

顾道惊城 2021-11-18 23:50:18

在演义故事中,主人公的社会关系通常都很简单。比如郭靖是寡母养大的,杨过是孤儿,张无忌很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

岳飞在演义故事中的形象也是如此:在岳飞出生的那一天,家里发了大水,亲人基本死光,只剩下了一个母亲。

随后的套路基本也一样:岳飞遇高人学得绝世武艺,随后再得神枪、名剑,迎娶美女。接下来,岳飞参加武状元大赛,宗泽慧眼识英才,紧接着枪挑小梁王,大闹东京城。

根据演义故事的说法,在靖康之难还未爆发前,岳飞已经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巨星了。

但历史上的岳飞却没有这样神奇,他的早期经历非常简单,没有什么戏剧性可言。

岳飞有父母、姐姐、弟弟、外公和舅舅,这些还只是史料有记载的亲戚,岳飞当时的社会关系,肯定比这还要复杂得多。

我推测,岳飞应该出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农民家庭里,因为他十六岁就结婚了,而且习文练武,是一个文武全才。

武才不用多说,当岳飞还在家乡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当地一流的枪法和箭术。文才有一定争议,有人认为岳飞没什么文才,那首著名的《满江红》都不是他写的。

我不赞同这种说法,因为岳飞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就曾给康王赵构上疏,谈论自己对时局的看法,这说明岳飞至少有较为流利的行文能力,否则他很难做到这一点。

真正的贫农子弟,想讨个媳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哪能在十六岁就早早结婚呢?真正的贫农子弟,也很难习文练武。

虽然出身较为富裕,但岳飞的家庭显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充其量就是有点小钱而已,所以岳飞也得一步步往上爬:他打过工、当过兵,还在县城里当过巡警。

在岳飞二十四岁时,康王赵构在河北开设大元帅府,岳飞也跟随自己的主管,投到了赵构麾下。

这一时期的岳飞,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他年龄太小、地位太低,所以当岳飞上疏赵构谈论时局的时候,他的主管很不高兴:你这么一个跑龙套的角色,居然想和大元帅谈论时局,是不是嫌我碍眼,想越级往上爬?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岳飞很快被踢出了大元帅府,没人为他讲情。

许多人总喜欢说,由于岳飞有主战倾向,所以触怒了赵构。实际上,岳飞之所以被开除,只是因为他越级言事,赵构都未必知情,这与他发表什么观点无关。

最简单而言,宗泽一直都发表主战观点,依然是帅府内最有影响的权力者之一。宗泽手下的人虽然不多,但也都是坚定的主战派,谁被赵构开除了?

大概是这一时期的岳飞不太出彩,所以岳飞的孙子在说起爷爷岳飞时,给他编了一大串故事:在我爷爷刚进康王帅府的时候,就接受了康王赵构亲自布置的军事任务,就在那一年,我爷爷率军冲阵,一战斩杀敌首千级,夺得战马数百匹。

骑兵乘之,虏众大败,斩首千级,得马数百匹,以功迁秉义郎。

要不怎么说“一粉顶十黑”呢,从后世来看,岳飞本来是个很了不起的将领,却被自己的孙子如此吹捧,以至于大家都在怀疑:岳飞到底有多少战绩是被吹出来的啊?

为什么说这件事情不可信呢?您要明白,当时的岳飞,充其量就是一个连级军官,他哪有资格跟赵构和宗泽直接对话呢?要是有这样的机会,岳飞又怎么会因为上疏赵构而被开除呢?

除了岳飞的孙子之外,其他史书并没有记载“康王赵构亲自布置任务、岳飞斩首上千、俘获战马数百”的传奇故事。

大家想想,种氏兄弟和姚氏父子率领正规军,尚且被金军打得一败再败,赵构手下有一万新兵,尚且不敢救援汴梁,宗泽打赢了一些小型战役,直接被渲染成“十三连胜”。

如果岳飞真干出过这么露脸的事,史书为什么不记录,而只有岳飞的孙子才知道呢?

此时的岳飞虽然并不显眼,但他肯定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因为岳飞有着过人的武力,更有一定的文化,完全算得上一个优秀的底层军官,只是过于年轻而已。

通过岳飞的越级上疏,我们完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甘受束缚的人,但是宋廷体制内有一个最大的弊病,那就是论资排辈。

赵构开设康王帅府时,率众投靠他的基本都是省军级、市师级和县团级的大佬,他们把前面的位置都坐满了,你岳飞一个普通的连级军官,之前甚至只是一个县城巡警,现在就想着往前坐,未免有点不现实。

被开除之后,岳飞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张所。

张所看出了岳飞的潜力,所以并没有嫌弃岳飞的巡警身份,更没有在乎他被康王帅府开除的黑历史,破格提拔他为统制,大概类似于团长。

成为统制之后的岳飞干得如何呢?应该是挺不错的,因为张所还有继续提拔岳飞的打算,只是还没来得及任命,张所就被叛军所杀。

在岳飞发达之后,他曾有一次立下大功,赵构非常开心,决定给岳飞的儿子封个官,但岳飞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张所的儿子张宪。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三点:

一、岳飞为人讲良心、重情义,张所曾提拔过他,过了许多年他还记得,一有机会就要报答;

二、张所的提拔对岳飞而言非同小可,否则岳飞再怎么知恩不忘报,也不会把这事儿看得多大,连给儿子封官的机会都让出去了。

三、由第二点得知,张所对岳飞有厚恩,所以岳飞在康王帅府的职位撑死了就是个连级,因为如果岳飞在康王帅府时营级官员,那么张所这个地方官如果只把岳飞提了一级,显然谈不上什么知遇之恩。毕竟此时的岳飞虽然被开除出了康王帅府,但级别待遇却没什么改变。

前面说了,岳飞为人好有潜力,那么在张所手下,他是不是立刻绽放光彩了呢?其实也没有,因为在南渡之时,岳飞的级别待遇并没有显著的提升,可见在投靠张所之后,岳飞也没干过什么露脸的事儿。

南渡之后,陈淬受命防守长江防线,岳飞是陈淬手下的十七个将领之一,而当时的陈淬手下只有两万军队。如果平均计算,此时岳飞所统辖的部队,依然没有超过团级这个概念。

注:本文所说的连、营、团,都是现代概念,并未以宋朝军职称呼,方便大家理解记忆。

随后,岳飞随王彦进入河北战场,还是没有太惊艳的发挥,因为王彦的军队很快就被击败,差点全军覆没。

很多人都说,这事儿不怪岳飞,纯粹是王彦无能,拖了岳飞的后腿,证据就是:在王彦失败后不久,岳飞就主动离开了王彦,双方因此反目。

可问题是:在岳飞离开之后,王彦在河北干得风生水起,并组建了大名鼎鼎的八字军。

而岳飞呢?似乎混得并不如意,兜兜转转之后,他还准备回去投靠王彦,王彦不愿意接纳岳飞,还把他交给了宗泽。

后来,岳飞得到了赵构的赏识,开始青云直上,而王彦没有这样的机遇,基本还在原地踏步,双方的差距越拉越大。有一天,赵构居然打算让岳飞节制王彦,可人家王彦并不服气,表示岳飞当初就是自己手下的一个逃兵,他有什么资格来节制自己?

岳飞虽然是民族英雄,但客观地说,这件事他办得不对。

不管怎么说,王彦都是岳飞的上级,可岳飞在一番失利之后居然撂挑子走人,而且谴责王彦胆怯。如果王彦发个狠,以逃兵的名义处决岳飞,那谁也挑不出理,因为根据王彦后来的发展情况看,这位老兄是很有能力的,他绝不是什么怂包。

王彦没杀岳飞,同意让他离开,这已经很够意思了,可岳飞居然又想吃回头草,王彦因此生气也可以理解啊。

当宗泽接收了岳飞之后,手下也有人建议,说这个岳飞敢顶撞王彦并且当逃兵,你不得收拾收拾他吗?宗泽想了一下,自己刚从赵构那边分出来独当一面,手下还缺人,不能这样杀伐果断,于是便命岳飞戴罪立功。

岳飞经历了与王彦的分分合合之后,终于开始成熟了,他开始学会脚踏实地地干活,很快就立下了功劳,并因此官复原职。

不久之后,宗泽病逝,岳飞成为新任汴梁留守杜充的手下。

在史书的记载中,岳飞的这段经历是有争议的,他到底有没有跟宗泽共过事,史书的说法不一,大多数史书的记载是:岳飞曾在宗泽手下戴罪立功,但也有部分史书记载为:岳飞根本就没跟宗泽共过事,打算再度投靠王彦被拒绝后,岳飞就直接来到了杜充手下。

这个杜充后来投靠了金国,可在岳飞投靠的时候,杜充还是大宋北方战区的最高军政长官。

后来,岳飞随杜充南渡。在金军大举南侵时,陈淬率领十七个与岳飞级别相若的将领,防守长江防线,其中岳飞负责马家渡防区。

结果呢?金军就是从马家渡杀入长江的。

在溃败的路上,岳飞先是杀死了与自己级别相当的将领刘泾,兼并了他的队伍。按照史书的说法,这事儿是刘泾准备动手杀死岳飞的母亲和妻子,然后兼并他的队伍,岳飞得知以后就先下手为强。

这说明,在南宋立国的早期,各路军头相互下黑手搞兼并也是稀松平常的事,这其中并不涉及什么道德问题。而在这个时候,岳飞也只是众多军头之一,顶多算是主战派军头。

以上种种,都算得上是岳飞的黑点,也是大众不太了解的岳飞早年生平。

我说这些,并不是引导大家贬低岳飞,而是想表达一个观点: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即使是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他也办过错事,下过黑手;在面对强大的金军时,他也当过逃兵,而且不止一次。

人才从来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经历重重磨难之后逐渐长成的,在经历过这么多事情之后,岳飞开始逐渐成熟,最后又回到了赵构的手下,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最终定型为一个足以定鼎一方的大人物。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结果。

6 阅读:529
评论列表
  • 2021-12-12 08:16

    这些年有股妖风,想给秦桧翻案

    陈玉 回复:
    岳飞可不听话啊,违抗军令
  • 2021-11-19 10:34

    客观,真实[点赞]

  • 2021-11-19 12:28

    你虽然说没黑,但是我感觉你还是黑他了。

    海上明月 回复:
    以所谓客观的名义行抹黑之事
    陈玉 回复:
    岳飞不听军令,该死,上司不计较,不错
  • 2021-12-01 12:54

    我觉得楼主说的不对。他父母都是文盲,岳飞是他们二儿子,还是晚年得子,一个农民家境能好到哪里去?家境好岳飞12岁还要去当长工?加上兄弟俩都要娶媳妇,家境肯定好不到哪去。岳珂也说岳飞家境贫寒没法供他读书。所以岳飞多半是文盲。至于上书,不能口诉让师爷写吗?都当军官了还雇不起个师爷吗?

    keller 回复:
    照你这样说,家庭条件不好就不可能读书有文化?百里奚还是一奴隶,杨士奇也家境不好,他们是怎么能当文官治国?他们也没有文化?现代中也不乏山区中贫寒子弟考上名校!无知小儿!
    圝圣言圝 回复: keller
    人家自己承认没钱上学。你们偏要说人家是大文豪。他因生活所迫从小就给人家当长工,又抽时间练武还爱喝酒,你说他有时间自学吗?再说古代书向现在一样好买吗?买书比上学还贵,他到哪自学去?你以为会认字就读的懂文言文吗?你有老师教,你又学会了多少?
  • L开 2
    2021-11-19 11:52

    大多数人把文学当历史。

  • Owen 2
    2021-12-11 00:28

    张所张宪一为山东人,一为四川人,怎么就成了父子??找了一堆岳飞的所谓“黑料”堆砌的文章还美其名曰“瑕不掩瑜”,着实是当了xx还要立牌坊

  • 2021-12-18 02:27

    胡说八道

  • 2021-11-20 08:43

    楼主既然知道岳飞后代想当然的编故事,也就想当然的编岳飞的历史。都是无可考证的事情,随便说了。

  • 2021-11-19 13:54

    终于更了[得瑟]

  • 2022-11-23 15:25

    小编搞错了,张所的儿子是张宗本,并非张宪。

顾道惊城

简介:写写字,说说话。不专业的人,不专业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