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美国豁免中国电子类产品”,已经五天了。
这五天当中,对特朗普的“豁免举动”有着各种解读,有说怂了,有说跪了,还有人说投降了。
总之就一个意思,鉴于中国强大的供应链系统,特朗普不得不“服软”。
中国的供应链强大在哪里?美国真的比不上吗?
这两日,西班牙媒体《机密报》给出了答案。4月13日,这个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选中国还是选自给自足?》。
在这篇文章中,透露了苹果总裁库克说的一些大实话。
库克到底说了什么呢?

在文章中,引用了库克说的两句非常重要的话。
第一段话:库克说,即便美国仅追求重获组装环节的主导权,也绝非易事。
2011年,美国导演林特·伊斯特伍德在“超级碗”广告中的言论非常打动人,他在广告中说道:在那个“伟大美国”的想象图景中,必将回荡着强大工业机器的轰鸣:炼钢厂、装配流水线、沾满油污的蓝色工装。“世界将再次听见我们引擎的咆哮。”
这段话,感染了很多美国人。这让很多人明白,抓好“制造业”才是国家屹立不倒的王道。
特朗普对“制造业才能创造辉煌”的观点,深信不疑。作为一个优秀的商人,他的判断基本没有错。
这次,特朗普上任后,将“制造业回流”当成了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对于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非常认可,他以手机组装为例,描绘了美国再工业化的图景。“数百万工人拧着小螺丝生产苹果手机的场景——这类产业即将回归美国。”
对于商务部部长描绘的场景,被众多经济学家斥为“荒诞”。
据此,中国的天才网民们,做出了特朗普、卢比奥和万斯在装配线上忙碌的场景。
而苹果总裁库克,说出了开头那一句话:即便美国仅追求重获组装环节的主导权,也绝非易事。
问题是,为啥不容易?
第二段话:库克说,如果召集全美掌握其设备组装技术的工程师,恐怕连一个房间都填不满,而在中国,其人数“足以占满好几个足球场”。
库克认为,很多美国人的认知有个巨大的错误,他们认为美国企业去中国是因为那里的劳动成本更低。这个理由完全站不住脚。实际上,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早就不低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技能储备”,即特定区域具备的技能种类与规模。而苹果的产品需要极其精密的模具。
在库克看来,全美国掌握苹果手机相关配件生产装备组装技术的工程师,非常少,和中国差距非常大。
因此,库克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相关人才,美国恐怕一个房间都填不满,中国可以有好几个足球场那么多。
库克说了真话,说出了美国短期内很难拥有“苹果手机”的整个供应链的原因。其他电子类产品,也有着同样的困境。
所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关税战之初的态度非常坚决,当地时间4月11日晚,美国不得不低头服软,豁免了总金额高达2000亿美元左右的电子类相关产品。
但凡美国可以自己快速制造,但凡有国家可以替代中国制造,美国都不会低下所谓的“高贵头颅”。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作为曾经的制造业大国,为何不复当年之勇?让制造业回流,真有那么难吗?
第一,美国转移了大量制造业,让制造业空心化。
从工业制造的全球化发展看,一般的国家,无法掌控全产业链,因为人、土地等资源有限。另外,当一个国家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时,企业家会将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因为能多挣钱。
所以,美国这个制造业怪兽,在二战之后,开始转移出一些低端制造业。五十年代时,转移出的还是比较少的,到了七八十年代,迁出去的制造业数量大大增加。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成为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强力催化剂。
美国起初想的也挺好,转移中低端制造业,留下一些中高端制造业,可以“少干活”,多挣钱。因为美国的金融等服务业比较发达,掩饰了制造业减少带来的窘境。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的一些精英人士,普遍意识到了“制造业弱”带来的巨大问题。但是,鉴于在美国运营各种厂的成本极高,美国人继续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商品,自己的制造业则进一步萎缩。
所以,“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成了一个很难改变的事实。
第二,因为制造业的减弱,美国的相关人才也大量减少。

这个世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
在美国人的理想规划中,发展中国家,生产中低端产品就可以了。而美欧等发达国家生产中高端产品。这可以形成良好的互补。
如果,一直是这样发展,那么,欧美等发达国家,永远掌握着高端制造的钥匙,会永远卡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脖子。
这怎么能行?
中国人利用吃苦的精神,以及超强的钻研能力,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综合实力第二的国家,并且,工业制造能力成为世界第一,形成了全产业链。如此,中国制造不仅在中低端产业风生水起,也将工业产业扩展到了中高端制造业。
在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现在的“中国制造”涵盖了所有的工业大类、中类和小类,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的完整工业体系。
工业体系健全了,相关的工程师就多,分布在整个工业产业链上。另外,中国每年有四百多万理工科毕业生,这又是一个天量的工程师后备队伍。
而美国呢,因为常年“制造业空心化”,工业企业数量锐减,相关的人才就大量减少。
所以,现在的中美最大的差距是:制造业数量的差距、工程师队伍的差距、供应链的差距、制造业生态的差距。
美国总统特朗普看见了问题之所在,但是,他靠一己之力,靠三四年时间,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据最新的消息,特朗普将中国产品的关税提高到了245%。
很明显,因为中国的坚决反制,让美国非常难受,不得已,又对电子类产品进行“豁免”,这让美国很被动。于是,美国人对其他进口的中国商品再加征100%的关税,一是向外界展示美国的“硬朗”,向找回丢了的面子。二是,在有些商品上,美国要和中国进行实际的“脱钩”了。
真是疯狂。
现在的特朗普,一次次做出疯狂之举,但又一次次被打脸。

其实,胜负基本定了,特朗普想在三四年内解决“制造业回流”的问题,无异于痴人说梦,无非是给媒体们增加一下素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