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服软”,欧洲寻求“新合作者”,日媒:美国终于妥协!

翠彤评过去 2025-04-15 15:20:43

这是最难等的电话,特朗普等了许久,都没有等到。

这个电话,就是来自中国的电话。

按照特朗普的做事流程,先漫天要价,再进行谈判,最后取得折中结果。

可是,中国压根就没有按照特朗普的流程走。

绷不住了,美国当地时间4月11日晚,美国有关机构发布了一条重要的“豁免”政策,总计22页,包括电脑、智能手机、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等电子类产品。这些产品的关税只维持20%的基本关税。

美国人以为,做出这样的让步了,中国就该来电话了,但是,依然没有,有的只是持续的反制。

特朗普坐不住了,为了挽回颜面,在4月13日对外说道:周五的豁免,不是我说的,这事我不知道。

说一千,道一万,你特朗普不点头,相关部门谁敢发布“豁免”令?

美国商务部出来给他们的老大找台阶:这次“豁免”是暂时的。

无论如何,再怎么解释,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嘴上很倔强,行动很诚实,美国人真的退步了、服软了。

为啥美国这一次要“服软”?特朗普不是喊着绝不退步吗?

第一,这些产品,美国人必须进口中国的。

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类产品,最优质的供应链在哪里?中国。

美国人不能自己制造吗?

大量制造,基本做不到,因为牵扯到整个供应链的打造,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是以“年”为单位进行的。

美国人喊着他们可以组装手机,其实,也是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配件进行组装的。

美国人不能大量制造,其他国家就不能生产吗?

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取代中国在电子类产品的制造地位。比如,印度也能生产一部分,但良品率很低,而且很多配件也要从中国进口。至于东南亚,也是如此。

这样说吧,关于消费类电子产品,核心供应链就在中国。

如果要按照145% 进口,美国人势必要问候特朗普十八代祖宗了,冲击国会山也不是没可能。

第二,美国的企业家们做了工作了。

据消息分析,美国对这些电子类产品豁免,除了对中国制造严重依赖以外,和苹果总裁库克、英伟达总裁黄仁勋等人的劝说,也是有关系的。

是的,关税战对美国这些高科技企业的影响非常大,他们如果不出头,就会眼睁睁看着丢失市场,损失利益。

一句话,在如今这个时代,全球化合作非常紧密,想要玩“小院高墙”,玩“闭关锁国”是非常不现实的。搞“一刀切”的关税战,哪怕是强大如美国,一样做不到,最后不得不服软。

这十多天的关税战,欧洲人的心态也是发生了变化。

欧盟的高层没有想到,特朗普狠起来,连自己人都干,4月2日,对欧洲国家也是举起了关税大棒,毫不手软。

真是伴美如伴虎啊!

据说,欧盟内部讨论的很激烈,一派主张对美国“服软”,美国收高关税就让他们收,欧洲不反抗、不拒绝、不反制。另一派,就是提出反制的观点。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商议,4月7日,欧盟提出反制:第一轮的反制从4月15日开始,涉及250亿美元的商品。说实话,比起美国出口欧洲几千亿美元的总额,反制二百多亿美元,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一切说明,这属于试探性的。

因为中国的强烈反制,加上欧洲、加拿大的反制,美国的股市、债市一路走低。

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75个国家,包括欧洲的各个国家,采取“暂缓90日收取高关税”的方案。

这一举动说明,美国人向世界服软了,做出了第一步的调整。当然,4月11日晚上对中国产品的“豁免”调整,就是第二次调整了。

4月14日,知情人士爆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4月10日发表内部讲话,声称欧洲要调整方向,要向亚洲转移,和亚洲国家进行更多合作。从各个渠道了解到,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候任总理默茨等表达了支持。

也就是说,欧洲要转移战略方向,要在亚洲寻求新的战略合作者。这个合作者,就差直接点名“中国”两个字了。

一句话,原来的大哥不行了,要拜码头,寻求新的大哥,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落后。

欧洲人的做法,没啥问题,一切都是美国自己造就的。

中国硬刚美国,美国服软,欧洲寻求新合作者,日本人看兴奋了。

日本媒体《日本经济新闻》在4月13日刊登了一篇文章《中美对等关税排除智能手机和半导体设备,美国在科技现实前终于妥协》。

这文章,概括起来就三个观点:

第一,特朗普迫于国内科技企业的压力而做出最终妥协。

日媒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临时起意的政策,没能突破全球供应链的现实。

说通俗一点,特朗普随意下达命令,到最后,发现这些电子类产品的供应链,严重依赖中国。因为影响巨大,不得不妥协。

第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计算机及电子设备,金额巨大。

有多大呢?

日媒认为,2024年高达1191美元。日媒引用了英国凯投公司的分析,美国豁免的产品占美国进口中国所有商品的23%。

在日媒看来,这个数字非常惊人。

豁免措施,说明了美国无法将苹果等公司的整个产业链迁回美国。

第三,美国不具备大批量生产电子类产品的能力,成本太高了。

在日媒看来,美国其实不具备声称苹果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能力,就算能够组装,也得从中国大量进口零配件。人工成本加上高关税,制造成本翻一倍都不止。

总之,在日媒看来,美国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在电子产品类领域,美国短时间无法撼动中国制造的地位。

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为啥祖国老母亲这么硬气?这两天,终于想明白了,因为底子确实雄厚。

特朗普从发起关税战的那一天起,在和中国的博弈中,就陷入了被动。

想谈判,美国都等不来机会,除非,特朗普弯下腰,主动来找中国聊。那样,老特就太丢面了。(据说,已经通过第三方秘密接触了)。

特朗普的关税战,第一回合已经败了,如果没有新招,继续这样“胡闹”,美国真的会快速跌落神坛。那时,我们可以举杯相庆了!

1 阅读: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