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朗普要降低对华关税的消息,这几天可谓是接踵而至。但我们这边的态度依旧很明确,对华关税不归零,中国是不可能给美国机会的。
美媒《华尔街日报》周三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大幅降低对华关税,削减幅度可能会超过一半,从目前的145%降至50%至60%的区间。
【特朗普:美国可能会在未来两到三周内公布对一些国家的新关税税率】
报道发出后,美国金融市场迅速提振。
不过,白宫方面随后否认了这一消息。白宫方面强调,美国不会单方面降低对中国的关税。任何关税的报道都“纯属猜测”,一切以特朗普本人的表态为准。
特朗普当天的确也表态了。
在白宫举行的记者会上,他表示,美国可能会在未来两到三周内公布对一些国家的新关税税率,其中也可能包括中国。
在被问及“什么时候会削减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时。
特朗普回应称,“这取决于中国”。随后他又重复了一些关于中国的陈词滥调,喊话中方主动发起沟通。
【《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大幅降低对华关税】
不要看特朗普说什么,还是要看他做什么。
不论是“降低一半关税”的消息,还是“可能会公布新的对华关税税率”,都是嘴上说说而已。
既然特朗普说要在“未来两到三周内”公布新税率,那么到时候我们就看看,特朗普是否会真的把中国的关税降下去。
如果做不到,那么当前的僵局就还得持续下去,反正中方绝对会是“奉陪到底”的。
对于目前的中美关税战僵局,有西方媒体将其比喻为“眨眼游戏”——也就是两个人比赛睁眼,谁先忍不住眨眼,谁就输了。
而显然现在特朗普输了,他不仅先眨眼了,而且还眨了好几次。
【对于目前的中美关税战僵局,有西方媒体将其比喻为“眨眼游戏”】
4月10日,特朗普表示,他“无法想象”自己需要再向中国加征关税,才能让中方回到谈判桌上——宣布“对等关税”仅一周后,特朗普便对中国高挂“免战牌”。
12日,美国政府宣布豁免大部分机电产品的“对等关税”,包括中国制造在内。数据显示,在去年中国所有对美国的出口中,机电产品的占比超过四成。
17日,特朗普在回答提问时声称,他相信还有“充足的时间”与中方达成协议。他说:“我认为在接下来几周内,同中国的整个谈判就会完成。”
本周二,特朗普告诉记者,他不打算在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时采取强硬态度。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将来会“大幅下调”。
就在同一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承认当前的关税战难以为继,“没人希望看到这么高的关税持续下去”。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承认当前的关税战难以为继】
特朗普不断“眨眼”,而中方却一直保持战略定力,不为所动——在这场斗争中,哪一方更有坚持到底的底气,一目了然。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迟早要调整对所有中国商品的145%关税,而且大概率用不了不久。
现在关键的问题在于,在无法与中方进行直接谈判的情况下,美国将会如何调整对华关税?是像《华尔街日报》报道的那样直接砍一半,还是说有其他方案?
不久前路透社的消息来源便指出,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对中国采取一种“分级征税”的新方案。
对美国不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中国商品征收35%的关税,对美国利益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则征收100%的关税。
此外,这些关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五年内逐步征收,以便让美国企业拥有充足的缓冲期,调整自己的供应链。
【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对中国采取一种“分级征税”的新方案】
这种“分级征税”的方案是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委员会于去年年底提出的,其实也是拜登政府的目标。
在拜登的设想中,美国应该对中国的中高端制造业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至于其他普通商品则征收较少的关税,迫使中国企业将产能转移到其他国家即可,而不是回流美国。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特朗普尚未就调整关税的方式做出最终决定,相关讨论仍在进行中,并且有“多个方案”可供选择。
但无论如何,中方已经给出了谈判的条件:在纠错方面迈出一大步,彻底取消“对等关税”的错误做法。倘若美方执意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彻底取消”的意思,就是从145%降到零。而显然,刚才提到的“分级征税”方案不仅不符合中方的谈判条件,而且还属于“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权益”的行为——中方不可能接受。
特朗普现在打嘴炮,还在犹豫这个,考虑那个,说明美国付出的代价还不够大,自身的痛苦还没有达到突破的“临界点”。
但说实话,留给美国犹豫的时间不多了。等到美国承受足够多的代价后,特朗普将不得不主动让步,找上中国来谈——因此就让我们耐心等待,做时间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