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晚,关于欧菲光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华南厂)的去向,有了最新进展。
欧菲光大客户摄像模组资产的处置终于有了结果,最终交易方,并非是市场传言的立讯和蓝思,富士康,比亚迪电子,而是闻泰科技
根据闻泰科技(600745.SZ)发布的公告称,闻泰拟以现金方式购买欧菲光(002456.SZ)拥有的与向境外特定客户供应摄像头的相关业务资产。
该消息出来后,不少网友对该宗交易产生了不一致的解读:
有网友认为这只不过是为了规避美国制裁的一种“日常手段”,有点类似前阵子华为和荣耀的脱钩。也有网友认为,这只是双方根据自己需要进行的一次资本炒作。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看待此次闻泰科技和欧菲光的交易,双方又都是打的什么算盘?今天言叔就和大家具体来聊一聊这事。
欧菲光:剥离苹果业务,欲解资金困局
不同于闻泰科技的“做加法”,欧菲光更倾向于做“减法”。
除了面提到的兜售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以外,事实上,欧菲光出售的公司并非这一家。
根据欧菲光最近几个月的公告数据显示,欧菲光欲出售的标的,包括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江西慧光微电子有限公司、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晶润光学有限公司。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上述提到的几家公司,除了广州得尔塔欧菲光全资控股外,其他几家公司欧菲光的控股比例均在50.89%-57.43%之间。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四家公司的业务范围,基本上囊括了欧菲光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全部的苹果公司业务。
这也意味,欧菲光将这四家公司都卖掉的话,欧菲光在资本上的分类中将不再具备苹果概念的属性。
可能有人会问,好端端的,欧菲光为啥要把对接苹果的业务给卖掉?
在言叔看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或许有以下几个:
第一,欧菲光旗下的这几家公司,压根就不怎么赚钱。
根据欧菲光披露的信息,上述四家公司2019年的营收之和为113.62亿,占当年欧菲光营收比重的21.86%。营收看上去还不错,但是利润贡献率就实在太低了,4家公司百亿的营收,但只贡献了区区1800万的利润。
第二,降低消息刺激对股价带来的不确定性。
在资本市场,股价的涨跌除了受业绩影响外,很大程度也会被消息所影响。
而欧菲光,一直顶着苹果概念的光环,以前中美关系好时,这样的光环没什么,但近年来,欧菲光时不时传出被制裁的消息,如苹果公司是否会断供欧菲光,这也导致投资者对欧菲光是否会丢掉苹果公司订单忧心忡忡。
本身这块业务对欧菲光的业绩影响不是很大,但欧菲光的股价长期却因“即将被踢走苹果供应链”相关消息和传言担惊受怕,从2020年7月到2021年2月,欧菲光股价累计下跌已超过50%,几近腰斩。
但根据欧菲光近日公布的2020年业绩数据来看,其实还算可以,2020年全年净利在8.1亿-9.1亿元,同比增长59%-78%。
但资本市场对欧菲光的业绩表现,似乎不太买单。言叔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出售苹果业务后,欧菲光的营业结构将变得更为单一,虽说欧菲光还有安卓的业务,但整体上安卓厂商良莠不齐,增长率难以作为估值的参考,在资本市场看来是,未来增长可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第三,从财务情况来看,欧菲光真的缺钱。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欧菲光短期借款为48.9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3.59亿元,长期借款55.22亿元,以及长期应付款17.0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0.33%。
短期借款: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
然而,同期货币资金仅为35.21亿元,其中还包含受限资金,已难以覆盖短债,资金压力巨大捉襟见肘。
2020年6月,欧菲光发布定增预案称,拟募资67.58亿元,用于包括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3D光学深度传感器建设,以及高像素微型摄像头模组建设等,其中计划2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闻泰科技:基于战略层面,开拓光学板块的业务赛道
对闻泰科技而言,既然买过来的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并没有想象中的赚钱,那么闻泰科技还有趣去掺和这一档子买卖。
显然,闻泰科技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闻泰目前的主要业务是智能通讯主板、无线通讯模块以及硬件生产与组装和软件开发,其中营收占比最重的是通讯和半导体两大业务板块。
其中通讯业务板块主要服务的品种包括手机、平板、笔电、IoT、汽车电子等领域,而半导体则主要依赖旗下的安世半导体。
闻泰收购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后,可以拓宽自身城池,向摄像头领域寻求利润增长点,闻泰拥有半导体资源, 比摄像头领域的原有竞争对手有了更多的回旋和腾挪空间。
不过在言叔看来,闻泰在摄像头领域想短期内创造大幅利润,也是很难的。
一方面被收购的公司本身盈利能力就一般,想要短期内打开市场份额,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另一方面,闻泰在摄像头领域自己也是一个新手,收购之后,可能还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过渡期。
而且对闻泰科技来说,头顶上还悬着一把“达摩斯利剑”,对闻泰来说未来如果对于收购来的业务,闻泰科技没有运营好的话,这颗商誉的“雷”有引爆的风险。
根据闻泰的2020年三季报显示,闻泰科技商誉共计226.97亿元,公司净资产为287.36亿元,商誉净资产比高达78.98%。
闻泰之前商誉的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对于泰通通讯的收购,以及2018年时对安世半导体的收购。
商誉的大幅增加也不难说是坏事,但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收购来的公司运营的好,那么对收购的公司来说,如有神助。如果运营的不尽人意,那随时有炸雷的风险,对投资者来说,可以先观察1-2个季度被收购公司的盈利情况,再选择是否参与投资,
比如闻泰之前收购泰通通讯时,曾作出业绩承诺,015至201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1亿元、3.2亿元、4.5亿元。公告显示,闻泰通讯三年实现净利润10.6亿元,踩线完成业绩承诺。
在言叔看来,目前从闻泰收购的公司来看,其中最核心的资产还是2018年收购的安世半导体。
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功率半导体的领先企业,经营相对稳健,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安世半导体,在多个功率器件细分领域处于全球前三,所以这一块的业务对闻泰科技的正面影响是挺大的。
这可以从闻泰的财报上得以体现,2016年至2018年,闻泰的资产负债率从60%迅速升至78%。2019年安世并表后,负债率不断降低,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资产负债率已降至53%。
至于前面提到的收购的泰通通讯和广州得尔塔,或许对闻泰来说,更多的是基于战略的层面的考量,但想靠这两大业务板块赚取较大利润,很难,未来可能具备一定的商誉减值风险。
对于闻泰科技的投资者,言叔想提醒大家的是,在A股市场对于商誉的减值,采用的是“减值测试法”,某种程度来说,对于商誉是否减值、何时减值、减值多少,公司一般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与此同时,商誉区别于摊销,减值损失仅反映当年,而摊销则会对未来若干年度的损益产生影响,因此,这使得商誉成为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一种手段。假使上市公司业绩已经出现恶化,则上市公司有很大盈余操纵动机,即公司通过将商誉减值风险“前置”,平滑未来业绩风险,公司未来业绩“减负”。
所以对像闻泰这种商誉占比较高的公司,未来在关注业绩变化的时候,不要只关注营收和净利的变化,更要关注商誉的变化。
[吐舌头咯][吐舌头咯][炸鸡][炸鸡][啤酒][睡觉]
[吐舌头咯]
[吐舌头咯]
[吐舌头咯][吐舌头咯][炸鸡][炸鸡][啤酒][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