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玄(598年-642年),唐朝初年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十位。他是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早年追随李渊父子起兵反隋,以勇猛果敢、治军严明著称,为唐朝开国立下赫赫战功。
一、生平与功绩
1. 早年从军,随李渊起兵
段志玄出身将门,父亲段偃师为太原郡司法书佐。隋末天下大乱时,他加入李渊太原起兵(617年),成为李世民麾下重要将领。在攻克霍邑(今山西霍州)、平定长安等战役中表现突出,崭露头角。

2. 征战四方,平定群雄
①击败屈突通:在潼关之战中,段志玄率军击溃隋朝名将屈突通,为唐军扫清关中障碍。
②参与虎牢关之战:随李世民击败窦建德、王世充,助唐朝统一中原(621年)。
③镇守边疆:贞观年间任西海道行军总管,多次击退吐谷浑、吐蕃等外族侵扰,稳定西部边疆。
3. 玄武门之变的角色
段志玄是李世民的心腹,玄武门之变(626年)中率军控制宫廷禁卫,切断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援兵,为李世民夺权立下关键功劳。
4. 治军严明,深得信任
史载段志玄治军“法令严肃”,李世民曾赞其“志玄典禁兵,朕夜中亦呼之,未尝不在,真将军也!段志玄被李世民赞为“唐朝周亚夫”。
贞观十一年(637年),他被封为褒国公,官至左骁卫大将军。

二、轶事与评价
①忠勇刚正:段志玄以忠诚刚直闻名。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欲将公主下嫁其子段瓒,段志玄以“臣子不配尚主”婉拒,太宗赞其“谦退之风”。
②临终拒药:段志玄晚年病重时,太宗遣医送药,他却以“生死有命”拒服,临终仍保持武将风骨。
三、凌烟阁与历史地位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为纪念开国功臣,命阎立本绘二十四功臣像于凌烟阁,段志玄位列第十,足见其功勋卓著。
他虽未如李靖、尉迟恭般广为人知,却是唐初军事体系的重要支柱,尤其在禁军管理和边疆防御中贡献突出。

段志玄之子段瓒、段怀简等亦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任要职,其家族延续了将门传统。他的事迹被载入《旧唐书》《新唐书》,成为唐代“武德充沛”的象征之一。
总结而言,段志玄是唐初从龙之臣的典型代表,以勇武、忠贞和治军之能跻身凌烟阁,其一生见证了唐朝从乱世崛起到盛世奠基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