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两年,效果差强人意,改变对老师评价体系是关键

阅人生百态真诚最好 2023-09-17 21:54:12

教育“双减”政策实施两年多,效果个人感觉差强人意。给学生减负,不如给老师减负,以老师的教学成绩作为评判标准的考核机制,亟待改革。

2021年5月21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式通过。这个意见稿可以说是对中国几千年“勤学苦读”教育观念进行颠覆的开始,中国教育发展至今,已经完全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而今社会需要的是有创造力,能创新,能为国家创造出独树一帜的高科技人才,我们已经过了模仿别人的阶段,“模仿”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进步,所以,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这个关键时间点,“双减”政策应运而生。

给学生减负,到不如给老师减负,现行对老师的评价体系已经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发展。在中国大地上,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体系无一例外都是把教学成绩放在第一位,这种现象在中学和高中尤为突出。

这种对老师的评价体系,怎么能给学生减负呢?老师敢减负吗?老师也是个普通人,也是要吃喝住行用的。考核结果会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收入水平,老师从内心来说不愿意减负,最终导致政策流于形式。

同样,除了老师不愿意减负,校长同样不愿意减负,教育局对校长的考核也是用成绩来说话,这样谁还敢减负?那不就是和自己的乌纱帽做对吗。所以最后都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想要“双减”政策实实在在落地,就要改革对校长老师的评价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双减”政策最大的阻碍力。让中国教育摆脱“束缚”。一飞冲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