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危局下,中国若抛售美债,川普政府拿什么力挽狂澜?

夜春阅览趣事 2025-04-20 10:11:05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每周一次的时事问答时刻又到来了,今天咱们就深入剖析那些备受瞩目的热点话题。

波音采购背后:中国的战略考量与影响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波音采购事件,会发现其中大有深意。有朋友提问,为什么中国没有拿波音的采购当武器呢?其实,在相关问题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行动,已通知各航空公司延迟交机作业。

不过,由于部分航空公司在4月2号之前就已办理完手续,所以这部分无法更改。但据了解,吉祥航空购买的一架波音787目前已暂缓交接作业。这一举措直接导致波音股价在美国暴跌了三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中国虽未将波音采购作为“武器”大张旗鼓地挥舞,但通过合理的策略调整,已然对波音乃至美国相关产业产生了影响。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在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冷静与智慧,并非简单地以采购为“武器”,而是精准把握时机,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战略意图的调整。

农产品贸易谣言与真相

在贸易领域,还有一个关于农产品贸易的谣言不断。有某名嘴称,中国不买美国的农产品,美国就改卖给巴西,巴西再转手卖给中国,轻松赚一笔。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长达六年的贸易战中,美国在中国大豆市场的份额从原本的41%直降至20%,大部分份额已被巴西取代。从实际情况来看,巴西自身种植的大豆量充足,除非出现产量不足的极端情况,否则并没有必要从美国大量拿货再转运卖给中国。

而且,美国的大豆在价格上也不见得比巴西有优势。仅看2025年4月,中国一个礼拜就从巴西购买了40船,共计240万吨大豆。

如此庞大的交易量,如果真的存在美国大豆通过巴西转运到中国的情况,在如今发达的物流与信息监测体系下,怎么可能不被发现呢?所以,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这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国际经贸信息时,要保持理性判断,切勿被不实言论误导。

中国卖债与否及川普的应对

说到中美之间的经济博弈,美债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有人提出疑问,中国会不会卖美债补贴国内经济,以至于川普政府的债券卖不动呢?

目前,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为7600亿美元。但实际上,中国政府并不缺钱,根本不需要动用这笔美债资金。要知道,中国国有银行体系中的居民存款就高达18兆美元,若算上企业存款和政府存款,整个银行体系的资金将近50兆美元,相比之下,美债的7600亿美元实在是九牛一毛。

那么,川普政府的偿债债券能否卖得动呢?如果中国选择不买或者不换美债,无疑会给美国制造很大的困扰。届时,美国可能会向日本等盟友施压,或者逼迫国内金融机构认购。美国财政部虽有2400亿美元的外汇稳定基金,但其规模相对6.5兆美债到期规模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

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在必要时可以增加规模,但这也只是缓兵之计。目前距离6月美债大量到期还有一段时间,到5月底时,整个态势或许会更加明显,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六代机震撼登场:中美军事科技博弈升级

近期,军事领域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有报道称中国的歼50双机编队试飞,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第六代战机正式成型了呢?双机编队试飞确实已经开始,但要称之为“成型”,还为时尚早。

通常一个正式的编队,至少需要8架以上战机。目前,歼50还处于性能测试阶段,不过,其技术上应该已经基本成型,只是数量还远远不够。

中国之所以频繁展示相关消息,实际上是在向美国秀肌肉。从技术层面来看,歼50双机编队试飞证明了其外形设计已经定型,制造第二架试飞样机,进一步验证飞机在空中飞行关键的技术指标是否过关,这是研制工作取得实质性重大突破的标志。

而且,能在短时间内造出第二架,也表明中国军机制造能力达到了新高度。美国对中国六代机的发展十分关注,其媒体评价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承认歼50的先进,如推力矢量发动机、先进机翼技术等,另一方面又贬低其为“纸老虎”。

这恰恰暴露了美国对中国军事科技快速发展的恐惧与焦虑。在未来的军事博弈中,歼50若能大量列装,必将对全球军事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西太平洋地区,将极大地提升中国的战略威慑力。

好了,今天的时事问答就到这里。我们将持续关注,为大家带来更多深入解读。大家有想提问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文章来源:郭正亮台湾



0 阅读:84

夜春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