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我的一位朋友经常跟我念叨要离职的事,
当下的生存环境众所周知,所以我劝他谨慎行事,
他说,他也想谨慎,但是有人不在乎他谨慎还是不谨慎,
他在乎的,别人不在乎,而他在乎的是生存,
别人恰恰不在乎的,就是他的死活。
所以这件事,淅淅沥沥持续了半年,
这半年期间,我听到了无数次的唉声叹气,
以及数不尽的,基于生存和决心相结合的方案,
直到年初的时候,我发现这个朋友突然不提这事了,
他不提了,该我提了,我问他是解决了吗?
他说,彻底解决了。
我很好奇,那是怎么解决的呢?
他说,他之前思路错了,他以前觉得,只要妥协的够多,
事情总归能解决,
而事实就是,他越是妥协,问题越难办,
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突然他想到,既然妥协解决不了,
那不如“反其道而行之”,
反正自己也没退路了,拼就拼一把呗。
结果,就这么解决了。

朋友的事情看起来很复杂,
但其实总结一句话就是,工作给钱太少,
少到家里接受不了,
提涨薪,老板各种推脱,就是不涨。
关于这件事,一开始的时候朋友问过我,
让我分析一下他们公司是不是经营状态不好,
让我判断一下他们老板是不是也在挣扎期,
我告诉他,你不是老板,
你不要用老板思维,去看待你的处境,
你是员工,你来上班就是为了赚钱,
你的核心需求,就是钱,
如果你用老板思维,去看待自己的困境,
你就会陷入无休止的纠结之中,
但到最后你会发现,老板“真有一头牛”,
而你,
真的就一无所有。
朋友听后恍然大悟,结合他的需求,他开始跟老板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虽然旷日持久,但正如很多矛盾的处理过程那样,
各执一词,各有说法,谁也不松手,
但谁也不敢跟对方撕破脸。
朋友这边,理由自然一目了然,毕竟裸辞在如今这个世道,
除非有什么“特殊后手”否则绝非明智之举,
而老板那边,似乎也对朋友的工作表现出了一种含蓄的认可,
据朋友所说,他的工作其实是以前三个人的工作量,
而他们部门,虽然有超过十名员工,但由于上面提到的“特殊后手”问题,
真正干活的,加上他其实就三个人。
相比老板也知道,有些事情心知肚明,但必须还是要装作不知道,
因为如果知道了,那问题的性质就变了,
只有装作不知道,才能让老板自己的问题,
成为“大家的问题”。
于是乎,博弈持续进行着,明里暗里,老板与朋友之间的关系,
就在这样特殊的纽带关联下,变得愈发火热,也变得愈发敏感。
直到某一天,朋友忍无可忍,
直接跟老板摊牌,不涨钱我就走,没什么商量的余地。
结果令朋友有些意外的是,在看到自己如此决绝的态度之后,
老板竟然就真的同意了涨工资的要求。
“你说,他是不是玩我呢?”
我告诉朋友,也许你的老板早就知道你的能力,
只是拖着不涨薪,是他留住你的策略之一,
而当不得不涨薪的时候,他就会痛痛快快的满足你的需求,
这其实也是留住你的策略之一。

后来我问朋友,老板有策略,怕是你也有策略吧,
一开始朋友还不好意思,说我其实没有,
我说,你要是没有,你怎么可能就平白无故的跟老板破釜沉舟了呢?
聊起这事,朋友终于承认了,
其实,他也有他的策略。
他早就抱着骑驴找马的准备,一边跟老板谈涨薪,一边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但是找了一圈,真的没有各方面都比现在公司更好的地方了,
直到后来,有家公司的情况还算不错,
而朋友也耐不住性子,所以干脆就这么拼一把,
于是,就有了看似最终的结局。
“其实只要涨薪了,我还是更喜欢现在的公司。”
朋友笑着说道,我其实挺能理解他的心态,
毕竟生存面前,有些事情不能太讲道理,
或者说,如果只讲道理而不准备“自己的后手”,
那么势必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不过,现在仔细想来,其实老板也是抱着不妥协的想法一直在博弈,
而最终,突然大家都妥协了,
突然大家都各自满意的接受了,
那么就说明,
也许恰恰正是不妥协,
才是妥协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