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王朝版图变迁:奋六世之余烈,据中原而却塞北!

由版图说历史 2024-04-30 06:25:40

左图右史,图片为王

北魏的建立者是鲜卑拓跋部,发源于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北段。1980年,文物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一带发现了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洞以及洞内鲜卑拓跋部祭祖的石刻祝文证实了这一点。

汉魏以来,随着北匈奴的西遁,鲜卑占据了漠北草原,过着游牧生活,并逐步南迁。258年,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力微徙居云中旧郡的盛乐,召集各部,确立大酋长地位。

295年,拓跋禄官分鲜卑拓跋部为东、中、西三部,自领东部。308年,西部统领拓跋猗卢在东、中两部首领去世后统一拓跋三部。

拓跋猗卢与西晋并州刺史刘琨交好,义结金兰,经常帮其攻打匈奴铁弗部和抵御南匈奴建立的前汉对并州的侵扰,并获得㶟水上游的一小块土地。

315年,在刘琨的举荐下,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被晋愍帝司马邺封为代王,建立代国,都盛乐,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此为北魏的前身。当然,拓跋猗卢很快被拓跋六修弑杀身亡,拓跋六修不久伏诛。317年,拓跋郁律继位后,代国拉开了扩张的序幕。

代国东征西讨,降服周边的草原各部,地盘而不断扩大。但是,在与石勒建立的后赵争雄过程中,代国明显不敌,只得退出并州。325年,被后赵击败后,代国开始陷入内乱。

338年,拓跋什翼犍继任代王后开始改革鲜卑陋习,置百官,定法律,并不断对外扩张。实际上,从这个时候起,代国才真正具有一个完备国家的雏形。

358年,经过对匈奴铁弗部、高车的一系列征讨,拓跋什翼犍使代国的版图不断扩大,势力越来越壮。

可是好景不长,后赵之后,北方又兴起了一个更强大的前秦。376年,代王拓跋什翼犍被其子拓跋寔君弑杀,代国大乱。前秦军队趁机攻入云中地区,擒杀弑父的拓跋寔君,代国灭亡。战后,前秦王苻坚将代国一分为二,分别以匈奴铁弗部刘卫辰和刘库仁统御代国之地。

如此一来,鲜卑拓跋部的代国还未来得及大展拳脚就半路夭折。可是,拓跋部很幸运,因为他们遇到的是仁慈的大秦天王苻坚。383年,淝水之战后,前秦元气大伤,分崩离析。

386年,拓跋珪趁机召集代国旧部复国,仍都于盛乐,自称代王,不久改国号为魏,北魏正式建立。拓跋珪就是魏道武帝,正是他拉开了北魏复兴大业的序幕。

在后燕皇帝慕容垂的帮助下,拓跋珪不但打败了竞争对手和高车、柔然、库莫奚等部落,稳固了王位,而且还大大的扩张了疆土。391年,拓跋珪消灭了多年的对手铁弗匈奴刘卫辰部,将黄河之南的河套地区纳入北魏版图。

然而,接下来拓跋珪就与后燕慕容垂因贺兰部问题闹翻脸了,转而勾结西燕共同对付后燕。吞并了铁弗匈奴的拓跋珪信心十足,也想与后燕掰一掰手腕。394年,后燕消灭西燕,占据并州之地。于是,北魏与后燕双方为争夺关东地区的老大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战争。

当时的形势是后燕强,北魏弱。但395年参合陂之战,拓跋珪以少胜多,大败慕容宝率领的后燕军队,使双方的实力趋于均势。不过396年后燕慕容垂亲自上阵反击,攻陷平城,斩杀拓跋虔,一度使拓跋珪陷入慌乱。

然而天佑北魏,71岁的慕容垂病死了。北魏不但转危为安,而且发动了大举反攻,后燕兵败如山倒,大面积丧地失土。

397年,北魏攻克后燕都城中山, 迫使其迁都龙城老家。398年,北魏攻克邺城,并州、河北大部尽入北魏版图。同年,拓跋珪归迁都平城。

400年,幽州亦被荡平,整个河北之地都收归北魏版图。后燕不得不退守辽东、辽西,并且分裂为南北两部分,从此一蹶不振。魏燕战争的结果以北魏获胜告终,北魏成为关东地区名副其实的“一哥”。

就在北魏与后燕打的火热的时候,关中地区的后秦也没闲着,先后消灭前秦、西秦、后凉,并且向东攻打东晋,俨然成为西部一霸。由此,北魏的对手又换成了后秦,双方为争夺北方一哥大打出手。

柴壁之战后,北魏大获全胜,成为北方一哥。而后秦则国力大衰,原先臣服于其的西秦复国,铁弗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在大城反秦建立大夏国,仇池与南凉也乘机侵掠其土。这样一来,甘陇之地的形势又从“三国斗地主”恢复成了西凉、北凉、南凉、西秦四国“打麻将”的局面;关陕形成了大夏与后秦对峙局面。

409年,拓跋珪被弑,拓跋嗣继位,他就是北魏明元帝。正当形势看似一片大好的时候,东晋第一猛男刘裕强势崛起,消灭南燕之后,又把目标对准了后秦。

416年,后秦姚兴死后,刘裕发动第二次北伐,准备消灭后秦。北魏一直在黄河北岸密切监视晋军动向,杀了一些失落的晋军,把刘裕给惹火了。北魏大将长孙嵩脑子一热,以3万铁骑冲击刘裕的却月阵,结果伤亡惨重,被晋军反击大败。不过,东晋志在灭秦,没有继续深入。

418年,东晋占据的关中没多久就被大夏夺取,但刘裕下一个目标就是北魏。不过422年宋武帝刘裕突然病死,刘宋少帝继位,荒淫无耻,陷入内乱。

北魏一看:真是天赐良机,你不来打我,我可要打你了。422年,魏明元帝拓跋嗣派叔孙建攻下东晋的济南、兖州等地。423年,北魏攻占东晋洛阳。

423年,拓跋焘继位,他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进行改革,尊孔修文,信道灭佛,同时开启了大规模扩张版图的序幕。河南之战后,北魏大将奚斤平定豫州、兖州各郡,北魏版图已深入睢水中游。

宋文帝继位后急需稳定,无暇北顾,北魏趁机攻打大夏,着手削平北方。426年,北魏大将奚斤攻占大夏国的南台长安。

429年,北魏攻占大夏国旧都统万城,并且向北大破柔然。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最喜欢干的事之一就是深入漠北,扫荡柔然,抢掠牲畜。因为鲜卑与柔然同宗同源,都是游牧民族,拓跋焘干这事驾轻就熟。

430年,刘宋派到彦之北伐北魏,收复了一些失地,但很快被北魏击退,没有进一步扩大战果。大夏故地被占后,其残余势力仍盘踞在关中和陇东反抗。431年,大夏灭西秦,北魏追击,夏主赫连定西逃被吐谷浑所杀,大夏国灭亡。北魏占领陇东,向着统一北方又迈进了一大步。

此后二十余年,刘宋专心进行元嘉之治,无意北伐,北魏正好借机东征西讨,削平北方。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侵扰,北魏开始修长成,并设置军镇,最著名的就是北方六镇。其实,北魏的军镇是通行全国的。436年,北魏灭北燕,将辽西并入版图。同时,北魏还大败仇池,夺取秦州的天水等地。

439年,北魏攻占北凉都城姑臧,并乘胜占张掖、酒泉,北凉王室西逃敦煌和西域。攻占凉州之后,太武帝拓跋焘又去把柔然揍了一顿,柔然对拓跋焘可以说恨之入骨。

北魏没有停下步伐,继续追击北凉王室,并征服了西域的鄯善国。443年,灭后仇池。449年,北魏经过一系列征伐,基本上统一了除山东之外的北方地区,其西部地区甚至可以延伸至焉耆镇。至此,在三世皇帝的努力之下,北魏的版图第一次臻于极盛,超200万平方公里。

450年,宋文帝刘义隆发动二次北伐,结果被五路大军反攻的北魏攻到长江北岸的瓜步,饮马长江,建康危在旦夕。不过长江天险难渡,魏军粮草不济,太武帝拓跋焘无意久留,双方交换礼物后,魏军北返,途中损失惨重。

452年,宋文帝又发动了第三次北伐,依然无功而返。就在这一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和六子南安王拓跋余先后被弑身亡,陷入争位内乱。一年之后,宋文帝也被自己的儿子弑杀身亡,刘宋也陷入争位的内乱。

452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孙子文成帝拓跋濬继位后没有什么大的开疆拓土行动,主要就是平定内乱,休养生息,改革官制,恢复佛教。

465年,魏献文帝拓跋弘继位后除了进行文教之外,又发动了对南朝宋的大举进攻。466年,北魏攻占徐州;467年,北魏攻占淮北大部;469年,北魏占领山东。至此,南朝宋的山东和淮北之地尽归入北魏。

471年,年仅5岁的孝文帝拓跋宏继位,冯太后垂帘听政,以孝文帝的名义进行改革,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488年,伊吾戍主高羔子归顺。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加快了鲜卑人的汉化进程。其中之一就是鲜卑姓改汉姓,从此北魏皇族姓氏由“拓跋”改为“元”。拓跋宏又称元宏。

孝文帝改革期间,南北朝双方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基本上都忙于内政改革。改革之后的北魏国力更加强大,孝文帝也跃跃欲试,有统一中国之志。498~499年,北魏攻占南齐南阳之地。北魏版图的西域部分因柔然、高车、吐谷浑的侵袭而衰退,但西失东补,山东、淮北之地的获得使北魏版图面积仍相当可观。

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其子魏宣武帝元恪继位后开始频繁对外用兵,北击柔然,南伐南朝,开疆拓土,意在一举统一中国。

500年,北魏大举进攻淮南。505年,北魏占领淮南的义阳、寿春等地;同时,南梁夏侯道迁以汉中郡降魏,北魏一度攻入益州。但507年,北魏企图彻底攻破淮河防线,在淮南遭到南梁顽强抵抗,南进计划被粉碎。这表明北魏的攻势已是强弩之末,没有绝对实力统一中国。

515年,元恪去世后,北魏外戚专权,朝政腐败,国力逐渐衰弱。因北魏的汉化政策损害了北方边镇贵族的利益,他们生活难以维继,与进入中原的汉化鲜卑贵族日渐离心离德。523年以后,六镇起义、关陇起义、关东起义相继爆发。

虽然最后起义被平定,但北魏遭受重创,权臣尔朱荣坐大,皇权旁落。528年,尔朱荣制造河阴之变,大肆屠杀宗室和功臣,北魏名存实亡。535年,北魏分裂为西魏与东魏,权臣宇文泰与高欢各自扶植傀儡皇帝把持朝政。西魏与东魏为争夺正统大打出手,攻伐不断,最后分别为北周与北齐所取代,魏的国号也不复存在。

鲜卑拓跋部起于兴安岭,迁于漠南,立代国于云中,复魏国于盛乐,历经200余年,奋六世之余烈,最终统一北方,据中原而却塞北,沐华风而促融合。北魏版图极盛时逾200万平方公里,人口最多时3000余万,是南北朝时期疆域面积第二、存在时间最长的国家。

(本作者已与今日头条签约骑士全网维权,抄袭必究,下一篇为国外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