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湖北对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进行重新布局,提出了1个国际交通枢纽,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跟十四五规划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有两个:
1、取消鄂黄黄全国枢纽,融入武汉国际枢纽,形成武鄂黄黄国际性枢纽;
2、宜昌全国交通枢纽,变更为“宜荆荆”枢纽。
2022年7月份,宜昌、荆州、荆门三市召开了宜荆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第一次联席会议,标志着宜荆荆全国交通枢纽建设正式启动。
在这次会议上,三方联合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宜荆荆全国枢纽未来将推进221个交通项目,合计总投资7717亿,十四五时期预计完成4623亿(其中宜昌2252亿、荆州1479亿、荆门892亿)。
同时还提出了“一环七射”的高速铁路网,到底包括哪些线路呢?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
一环:这个比较简单。就是通过沿江高铁荆门至宜昌段,汉宜高铁宜昌至荆州段,再加上荆州至荆门高铁,形成宜荆荆的高铁环线。
这里面沿江和荆荆都是时速350的高铁,汉宜设计时速200,但是在国家铁路局官网中也达到了高铁的标准。
这个一环既是湖北高铁大环线的组成部分,也是环江汉平原高铁的组成部分,在湖北高铁网中起到重要的节点作用。
七射:意思就是向外延伸的7条放射状线路。
从最北方的荆门开始,以顺时针的方向,分别应该是呼南高铁荆门至襄阳,沿江高铁荆门至武汉,汉宜高铁荆州至武汉段、荆岳高铁、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渝宜高铁、郑万高铁联络线。
宜万铁路虽然也是沪汉蓉高铁的组成部分,但是设计标准只有120-160,只能算普通铁路。所以不纳入七射的范围。
还有一条线路,是列入了湖北新的中长期铁路规划的,这就是荆门至随州的高铁。目前看,这条铁路短期内推进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可以暂时不列入七射的范围。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具体请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目前这7条射线大多都已经在建或者纳入了国家规划,只有荆州至岳阳高铁,尚未启动前期工作。而这条高铁在宜荆荆都市圈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动湖北跨省高铁从Y型到三角形转变的关键。
这7条射线从分布地市来看,宜昌占了3条,荆州和荆门各有2条。
宜荆荆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对内可以推动宜昌、荆州、荆门三市实现交通互联,便于打造宜荆荆都市圈。对外可以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经济体的联系,推动三市的经济协同发展,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