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的迷雾里,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舞得那叫一个眼花缭乱,让人不禁要问:他一会儿挥舞大棒,一会儿又好像要“投降”,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啥药?说白了,这关税政策变来变去,难道真的是为了“美国优先”?你品你细品,没准儿背后藏着更深的战略意图呢。
话说这特朗普,上台以来,关税政策就跟过山车似的,一会儿一个样。前脚刚嚷嚷着要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后脚就放出风声,说正在考虑临时豁免汽车关税的可能性,以便车企有时间在美国建厂。这操作,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你以为这是特朗普的“良心发现”?欧盟可不这么想。本来欧盟也挺硬气,一度宣布要对价值21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税,结果呢?眼瞅着7月14号都快到了,欧盟又宣布把反制推迟了。这明摆着是对特朗普示好嘛! But,这示好背后,是不是也有啥小心思呢?欧盟难道真的只是想避免一场贸易战?我看未必。
更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政府似乎还想拉拢盟友,一块儿“孤立”中国。2018年7月6日,美国率先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美贸易战正式拉开序幕。中国当然也不是吃素的,立刻采取了对等反制措施。你来我往,打得那叫一个热闹。
就在大家以为中美贸易战要没完没了的时候,2020年1月15日,中美两国竟然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协议里,中国承诺增加对美国商品的采购,而美国则承诺逐步取消对中国商品的加征关税。这剧情反转得,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
但你以为这就结束了?Too young,too simple! 协议是签了,但执行起来可就没那么顺利了。后续的贸易摩擦依旧不断,这中美贸易战的硝烟,怕是没那么容易散去。
说起汽车关税,美国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就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颇有微词。一方面,他们想保护美国工人的就业,又担心关税会损害美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导致失业。这UAW的立场,也让特朗普政府的决策变得更加复杂。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就宣布对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进口铝产品征收10%的关税,理由竟然是“国家安全”。这理由,也是没谁了。
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等主要贸易伙伴,都受到了影响,也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这贸易战的火苗,一下子就烧遍了全球。
就拿欧洲来说,汽车工业可是他们的命根子。如果特朗普真的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欧洲汽车产业肯定要受到重创。据分析,欧洲对美国出口的汽车一年会减少20万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欧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可不光是汽车关税。欧盟还在推进对大型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的计划。这摆明了就是想从美国科技巨头身上薅羊毛嘛!美国政府当然不干了,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对美国企业的歧视。
除了欧盟,特朗普政府也没放过日本。2019年,美国和日本也签署了贸易协议。日本同意降低对美国农产品的关税,而美国则同意降低对部分日本工业产品的关税。这算是特朗普政府推行“双边优先”贸易政策的一个体现。
你以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只是为了钱?图样图森破!特朗普的根本目标,是想促进中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并缩小美国的贸易逆差。说白了,就是想让“美国再次伟大”。
但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真的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吗?恐怕未必。全球贸易体系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体系的稳定。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无疑是在破坏全球贸易体系,最终也会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
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而不是各扫门前雪。地球村的命运,是掌握在所有人手中的。
特朗普的关税游戏,还在继续上演。谁在“投降”,谁在冒险?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