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车展这样的国际舞台上,参展企业不以流量为唯一目标,通过差异化策略实现突围,目的在于回归行业本质、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之前我们都太过于追求流量和速度,还是要回归车展本质和造车初心,我们自己也在反思。”一位自主车企相关负责人曾经这么说。

不少企业开始展示固态电池、800V高压快充、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等突破性技术,用参数和实测碾压竞品。例如比亚迪的“易四方”电机技术、华为ADS 2.0智能驾驶系统。
2.用户体验:打造“沉浸式”展台模拟真实用车场景(如越野、智能泊车),让观众动手操作,比网红打卡更易形成记忆点。就像奔驰的“越野体验区”、蔚来的“换电演示”。“说实话,换电站的‘县县通’主要就是为了乐道品牌,因为乐道品牌的用户分布将来会比蔚来品牌更广。”

车企对整个经销商考核体系进行重大调整,将50%权重转向服务品质评估;其次是数字化服务工具升级;再者,借鉴医疗服务模式,实现售后服务透明化;以及AI服务等。
4.差异化定位:瞄准细分市场长城炮皮卡的“露营改装版”、五菱宏光MINI EV的联名款,精准触达特定人群。
5.全球化生态布局全球化战略成为本届上海车展另一主旋律。如上汽集团发布海外3.0“Glocal战略”,打造本地化生态体系,实现从“产品输出”转向“标准输出”。奇瑞发布出海战略 3.0,希望构建“技术输出+生态共建”。
长城汽车在上海车展发布会上推出了“ONE GWM”全球战略,整合哈弗、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炮及灵魂摩托六大品牌资源,剑指海外市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让世界为中国买单的恰恰是技术和品质。通过深化技术协作、整合全球资源、重构产业链生态,以“中国技术、中国织造”的姿态,用“中国方案”为全球汽车产业注入新动能,让“全球智能出行”成为引领变革的核心力量,成功树立了全球化的发展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