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趋势,尤其是在穿衣风格上,更能反映出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心态。
如今的时尚圈真是热闹非凡,年轻人的穿衣风格可选择的款式越来越多。不过在七、八十年代,大家的审美却出奇一致,几乎人人都喜欢“的确良”。
那时的“的确良”就像如今的手机,真是随处可见,无论是衣服还是被子,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不过,岁月如梭,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的确良”早已淡出了视线,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其实并没有真正消失,只是换了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名字。
大家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个说法在建国初期尤为真实。当时,我们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老百姓在吃穿用上面都是挺拮据的。
那时候人们的衣服基本上都是“粗布做的”,接着国家启动了棉布计划,开始按人头定量供应布料,搞得大家一个个手里都有了“布票”。这“布票”就是在那个时候兴起的。
根据规定,童装、边布以及五寸以下的布料,都得按实收票来算,而蚊帐布料则是按两斤来折算布票,这样一来,家家户户分到的布料就显得特别紧张了。
再说到1956年,国内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水灾,弄得大片棉田都减产了,这样一来,纺织业供给的减少,让老百姓能用的布料更加紧张了。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整年都难得见到一件新衣服,再加上棉布特别容易坏,大家只能不停地打补丁。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法。
那时候,关心百姓的毛主席敏锐地发现大家穿衣服挺难的,于是就提议引进一些“化纤”材料。
化纤早就已经在国际上广受欢迎,英文名叫“Dacron”。在国内最早尝试的地方是广东,那儿的人们给化纤起了个特别的名字——“的确靓”。
在化纤概念引入并开始推广后,它慢慢传到了北方。可北方话跟广东话差别挺大的,所以北方人把“靓”听成了“凉”,结果就把它叫成了“的确凉”。
可穿这种衣服的人都晓得,化纤的吸汗透气性比不上棉布,基本上没什么“凉快”的感觉,不过它洗起来是挺简单的,而且干得也快。
关键是,化纤的耐用性比棉布要强,就算穿得久也不容易坏,根本不用担心要补补丁,因此大家都叫它“的确良”。
自从的确良走进咱们的生活,大家都特别喜欢它,无论男女老少,帅哥美女,谁要是有一件的确良,都是街上最靓的崽。
当时,男孩的标配就是一双白球鞋,搭配蓝布裤,胳膊肘上穿着那种软软的“的确良”,再加上一个寸头,站在街上就成了绝对的“酷哥”。
正值青春年华的姑娘,身穿那种白色的“的确良”裙子,头上还搭了层衬裙,走起路来裙摆翩翩,真是那个时代最美的一道风景。
在1994年《北京日报》的文章《回望那个年代》里提到过:那条表姐不舍得穿的“的确良”长裤,还有那件妈妈的“的确良”上衣,帮我凑成了完整的装备,之后好多年都是我引以为傲的资本。
可想而知,那时的“的确良”真的是时尚界的风向标,然而因为要从国外进口,老百姓能买到的数量简直寥寥无几。
为了迎合大家对时尚的渴望,毛主席决定引进化纤生产技术。经过仔细琢磨,1972年,他最终将四大化工化纤中最大的一套项目落户辽宁辽阳。
从一无所有到有所成就的过程真是艰苦且感人,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句:“只要骨头不散架,就得拼命把辽化建起来。”
这句口号是副排长黄雪官提出来的。那时候他的胃病严重,甚至出血了,但当得知家乡要进行化纤建设时,黄雪官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工作中,真是令人敬佩。
在毛主席明智的决策和无数像黄雪官一样拼命奋斗的人们共同努力下,经过7年4个月,我们终于迎来了中国最大的化纤基地的成功竣工。
自1981年9月份起,辽化每年能够制造出7.4万吨的化纤原料,这样的产值相当于430万亩棉花田的产出。
更让人感动的是,辽化的设立让国内开始有了时尚这个念头。之前,大家穿的都是黑、蓝、灰三种颜色的粗布衣服,外媒还形象地称它们为“蓝蚂蚁、黑蚂蚁”。
可自从有了充足的“的确良”,大家的衣服就不会再皱巴巴的了,颜色也丰富了不少。女孩们开始穿上了花朵图案的裙子,男孩们则把衬衫塞进了裤子里,显得精神多了。
这些现象明明白白告诉我们,的确良的问世真是个时代的变革,它让老百姓的日子焕发了新气象。
这就得说说了,当年风靡全国、影响了两代人的的确良,为啥如今会消失呢?
“的确良”越来越多,早已不是过年过节才穿的稀罕货了,大家穿衣的压力也轻松了不少,因此流行了30年的“布票”也不见了。
与此同时,纺织品的产量也提升了不少,大家渐渐意识到,棉布虽然不耐磨,但穿起来真的舒服,而且透气性很好。
说到反观的确良,这玩意儿透气性真的不咋地,夏天的时候容易起静电,冬天又不保暖。更重要的是,身上有水或者汗的时候,它就会粘在皮肤上,尤其是女生,要是没注意,真容易露出意想不到的地方。
所以,的确良慢慢地淡出了历史的视野,现在大家更喜欢那种舒适的棉料,反而“的确良”的存在感越来越弱了。
实际上,“的确良”只是被时代所淘汰了,但它的贡献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咱也不用因为“的确良”的消失而感到惋惜,因为现在它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只不过换了个新名字,叫“涤纶”。
涤纶又叫“聚酯纤维”,如今不少衣服基本上都是用它做的。因为这是化工合成的材料,所以用它制作的衣服价格也相对实惠。
而且,涤纶的特点也一如既往,比如容易产生静电、耐热性能差、吸湿和透气性都不怎么样,所以大家时不时会开个玩笑:“衣服不差,是我买不起好货!”
的确良见证着咱们国家的发展历史,这种流行不仅是物质文化的一个表现,还是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的确良见证着咱们国家的发展历史,这种流行不仅是物质文化的一个表现,还是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