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信!想一眼识别出墙上那14个大字,非行家即泰斗!

书法艺坛 2025-04-20 08:09:28

这是哪位大神写的呀!字写错了知不知道,除了开头那个“牢”字,我敢肯定下面那两字肯定是写错了,不然我不会不认识的。

昨天我在群里看到一张书法照片。第一反应和您一样,觉得字写得随性。开头 “牢” 字规规矩矩,下面的字很潦草。群里询问没人回应,我就自己研究。

先说被质疑的第二个字,起初我以为是 “夕”,细看右边有三撇,是 “骚” 字右边 “蚤” 的变形,左边 “马” 字旁简化成一竖一提,像草字头。再看第三个字,我开始认成 “月”,后来发现中间两横断开,是 “盛” 字上半部分。书法里笔画连带常见 。

第四个字争议大,有人说像 “月”,有人说像 “用”。我用放大镜看半小时,发现中间竖是提笔再写效果,是 “防” 字。旁边 “肠” 字,右边 “良” 写成三笔,最后一捺变反捺,像长尾巴。

“风物长宜放眼量” 这句,“风” 字 “永” 字底拉长,“物” 字宝盖头和 “犬” 字底几乎相连。“宜” 字 tricky,底部 “且” 简化成两横一竖,不对照字典易认成 “宣” 字。

研究完单字,再看整幅作品的布局,原来暗藏玄机。写 “牢骚” 时,笔画紧凑。写到 “放眼量”,笔画突然舒展。墨色从浓到淡渐变,那些看似杂乱的牵丝映带,把所有字连成整体。

后来查到,这是毛泽东写给柳亚子的诗句。1950 年,柳亚子先生对新中国建设有意见,写诗发牢骚。毛主席用这句诗回应:别只看问题,要放长远眼光。“肠断” 是身体反应,“放眼量” 是精神升华,一紧一松间,完成了情绪转换 。

之前说的“写错” 是书法灵动。王羲之《兰亭序》二十多个 “之” 写法不同,没人说写错。此作品看似随性,字在规矩内。“牢骚” 压抑紧凑,“放眼量” 舒展开阔,契合诗句情绪。浓淡如人生起伏,粗细似思维转换。

“错字” 是视角问题,如看星空,换角度北斗七星变勺子。书法是视觉艺术,认不出字也好,能让我们从笔画找情绪、墨色读哲理。您说对不?

群里没人回应,并非大家不关心,而是这幅作品像智力测试。能认出,说明观察力强;认不出,也属正常。现在知道是毛主席的名句,那些看似 “错字” 的地方,其实是巧妙构思。书法的魅力不就在这儿吗——让人从看不懂到豁然开朗,中间那股劲儿,才是书法真正的"量"。

3 阅读:519
评论列表
  • 2025-04-20 15:27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