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评:“在非洲,停水是生活;在中国,停水是新闻。”——这条高赞评论道出了最扎心的现实差距。
当非洲小哥的困惑视频走红微博,评论区瞬间变成大型凡尔赛现场:
-@水管工老张:“修了十几年水管,现在最忙的是装智能水表,抢修单比以前少了80%。
-@留学非洲的Leo:“我导师听说中国县城24小时供水,第一反应是‘那得交多少水费?’结果我告诉他,我家水费每月不到30块,他直接怀疑人生。
-@非洲基建观察:“埃塞俄比亚抄作业很认真,但问题来了——他们没有中国那种‘凌晨三点还能叫到维修队’的基层执行力。
知乎上一条深度讨论被顶上前排:“为什么中国能做到98%供水稳定,而欧美日韩也偶尔停水?高票答案一针见血:“欧美修管网像给老爷车换零件,中国是直接换赛道玩新能源车,当柏林还在用19世纪的下水道时,雄安新区地下管网已经带5G传感器。
抖音评论区更真实:
-@县城自来水厂员工:“我们领导说漏损率超8%就扣奖金,现在全厂盯着大屏幕比看股票还紧张”。
-@非洲媳妇小美:“我老公第一次来江西老家,看见我奶奶浇菜园直接开水龙头,吓得冲过去关并且大喊:这水很贵的“。
B站弹幕飘过真相:“建议拍个纪录片——《非洲小哥在中国:关于水的100个震惊瞬间》
最破防的或许是这条推特热转:“原来‘拧开水龙头就有水’不是基本人权,而是发达国家特权…现在中国把它变成了发展中国家标配!“
当海外网友争论“中国基建是否被神话”时,山东曹县水务局官微甩出一张图——凌晨2:17的抢修现场照,配文:“您安心睡,漏水点已搞定”。
3万点赞里,混着大量非洲IP的留言:“能外包你们的水务公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