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奶茶解辣到扫码点餐,老外竟直呼“巴适得板”?!

风过海 2025-04-18 10:00:50

你敢信?在TikTok上,“中国美食”标签的播放量超300亿次,YouTube上,外国人挑战川菜特辑,动辄就有百万观看!当那刀削面的银丝,轻盈地坠入沸汤之中;当那麻辣火锅的红油,紧紧地裹着毛肚翻涌起来。这些镜头,正在悄然改写着世界对于中国的认知。

意大利姑娘索菲亚落地成都的第一晚,就被红油沸腾的香气勾进火锅店。

铜锅里浮沉着毛肚、黄喉;它们在秘制的香油蒜泥里打个滚,那脆嫩弹牙的口感,与辣椒的刺激相互混合,而且居然让她瞬间就理解了“巴适得板”的真正含义。

美团数据揭示,相较于前一年度时段内对比显示的数据表现: 在204年里时限范围之内——如对于参考的是全部的年份而不是某个具体时间段的情况下会做出此类推算并表示—由外国用户进行的“火锅”搜索次数呈现了高达约百分之47%的增长率。令人耳目一新的那些充满创新思维的吃法之中,“奶茶解辣”,这一新式搭配方式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尝试和喜爱。

但面对扫码点餐、共享出行,这位时尚博主也在社交媒体自嘲:“在成都街头,我像个没带翻译的原始人。”

语言关堪称“文化破壁机”。

东京白领田中拓真,在那胡同里,跟着张大爷学习“吃了吗您呐”。当他发音有些跑调之时,围观的老街坊们,竟然笑得前俯后仰;而且他们还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可真是太有趣啦。

他特意制作的,“中文生存指南”视频在Instagram收获了20万点赞,而且其中“倒装句挑战”片段还被BBC转载了。

孔子学院的数据显示,至2025年全球中文学习者的数量已轻松突破三亿大关。不仅如此,《上海滩》粤语歌曲以及东北方言的“整挺好”竟然成为新的流行热词!

春节正逐渐演变为世界的狂欢。2024年,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舞龙队伍中,那些有着金发碧眼的“洋狮子”,轻松地、愉悦地踏着鼓点,腾挪着、跳跃着;悉尼歌剧院亮起了中国红,当地的人们排成长长的队,兴致勃勃地去体验写“福”字。据携程数据显示,去年境外游客预订春节民俗体验产品的数量增长了三倍,当纽约小伙杰克穿着唐装包饺子时,他竟然感叹道:“原来团圆饭的味道,全世界都能理解。”

当巴黎的设计师艾米丽,在景德镇的陶溪川,用拉坯机制作青花瓷;德国的工程师汉斯,在嵩山的少林寺,跟着武僧扎马步。

抖音海外版上,“中国书法”这个话题的播放量达到了120亿次,而且英国女孩莉莉安所展示的“飞白”技法的视频,竟然被卢浮宫的官方账号给转发。

茶艺体验课,更是一票难求,日本游客山口美咲在杭州龙井村,捧着茶杯,惊呼:“原来绿茶的回甘竟能在舌尖欢快地跳舞!”

从上海陆家嘴的天际线,到贵州岜沙苗寨的晨雾,中国的多元图景不断刷新着我们的认知。2024年入境游数据显示,境外游客乡村游的占比提升至38%,而且芬兰摄影师在云南元阳梯田所拍摄的云海照片,竟然登上了《国家地理》的封面;与此同时深圳大疆无人机的生产线,反倒让硅谷投资人感慨“中国智造正在重新定义未来”。

当纽约客,在唐人街用微信支付买糖葫芦,当柏林大学生,在孔子学院朗诵《将进酒》,这场从舌尖到心灵的奇妙之旅,正在书写全球化时代最为动人的文化对话。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