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美、英、苏三国在“二战”枪炮声尚未停息之时,便已开始规划战后世界新秩序了。这场会议不仅决定了德国的命运,更将中国的领土完整作为交易筹码,外蒙古从此被分裂出去。
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利雅得密谈重现了由“强权政治”所派生出的幽灵,又卷土重来徘徊于世:乌克兰的命运在美俄两国的谈判桌上被决定,欧洲盟友的利益被无情忽视。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强权政治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我们这个蓝色星球。
一、雅尔塔的遗产:强权政治的模板
雅尔塔会议确立了战后世界秩序的基本框架,也开创了强权国家主导国际事务的先例。美、英、苏三国以胜利者的姿态,将世界划分为各自的势力范围。这种划分完全基于实力原则,中小国家的利益被完全忽视。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和东方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却在会议桌上失去了对外蒙古的主权。这种强权政治的逻辑,成为此后国际关系的潜规则。
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三巨头”的密谈,决定了多国的命运。他们在地图上划定的分界线,不仅分割了德国,也分割了整个世界。这种基于实力的划分方式,开创了大国主导国际事务的先例。
雅尔塔会议确立的强权政治原则,在此后的国际关系中不断重现。冷战期间的美苏争霸,本质上仍是强权政治的延续。即使在后冷战时代,这种逻辑依然主导着国际秩序。
二、利雅得密谈:强权政治的现代演绎
这次美俄关于俄乌战争停战的利雅得密谈,又重现了强权政治的本质特征。美俄两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默契,完全无视乌克兰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欧洲盟友的利益。这种大国之间的交易,与雅尔塔会议如出一辙。乌克兰的命运在谈判桌上就被美俄决定了,而欧洲盟友的利益则被完全忽视。
与雅尔塔会议相比,利雅得密谈显示出了新的特征。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主导地位更加明显。俄罗斯则凭借其军事实力和地缘政治影响力,在谈判中占据了重要筹码。这种新的力量对比,反映了当代国际政治的最新现实。
欧洲盟友在利雅得密谈中的处境,揭示了强权政治的新特征。即使在北约框架内,欧洲国家的利益也可有可无。这种局面表明,强权政治的逻辑不仅适用于对手,也可以适用于盟友,甚至是盟友也可能被摆上餐桌!
三、丛林法则:国际秩序的永恒困境
强权政治的存在有其现实基础。国际社会缺乏有效的制衡权威,实力成为决定国家地位的关键因素。这种现实决定了丛林法则得以在国际关系中长期存在。从雅尔塔到利雅得,强权政治的延续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强权政治对国际秩序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导致国际关系的不稳定,加剧了国家间的矛盾。中小国家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国际正义难以实现。这种局面不仅不利于国与国的理解与信任,更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从雅尔塔到利雅得,强权政治的幽灵始终萦绕在国际秩序的构建过程中。历史告诉我们,基于实力的国际秩序难以实现持久和平。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结成超越强权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力量,才能实现真正的国际正义。这不仅是历史的教训,更是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