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闲散宗室有出路吗?入仕封爵皆有可能,就看自身的实力

冬清说历史 2025-04-16 18:06:00

前言:清朝的爵位制度是呈现出降低的模式。祖上是亲王,可能过了五六代以后,有些子孙就成为了闲散宗室。那么,闲散宗室德数量就会不断的增加,他们的出路也成为了朝廷所关注的话题。

乾隆四十七年,一道旨意让闲散宗室成年后,都可以佩戴一顶正四品的京官武职的官帽,拿着四品俸禄。然而,对一些庞大的宗室家族,可能这些俸禄还是难以维持生计。那么,针对有着上进心,实力较强的成员,朝廷也出台了一系列能够入仕当官和封爵的机会。有很多人凭借着自己的实力,甚至还做到了封疆大吏的位置。

今天来聊一聊闲散宗室的出路吧!

一:宗室科举考试。

开始时间:康熙三十六年。

举办形式:根据闲散宗室数量,择时举办,并没有形成规范的宗室科举制度。直到嘉庆六年,宗室数量激增后,宗室科举才形成了定局。定期举办,择贤入仕。

主要科目:骑射、翻译等。

介绍:宗室成员到了适龄以后,都会在自己所在的宗学中读书,学习满文和汉文的四书五经。成年以后,就可以参加宗室的科举考试。考试包括宗室乡试和会试,乡试是从中选择优秀的学生,朝廷赏给举人出身。

参加宗室科举的每一位学生,都要先在宗人府中参加骑射考试,只有合格以后,才有资格来参加笔试。

上榜成为举人的闲散宗室,基本上就有机会被录用到宗人府中任职了。这与八股科举还是有着区别的,就算是学子十年寒窗,夺得举人身份,也没有补缺官职的。

因此,皇族闲散宗室只要稍微有点实力,就可以考上举人,担任宗人府的七八品小官。这只是起步。只要熬足了年限,到退休三四品官职是没有问题的。

二:宗室考封考试。

皇族宗室的祖先,基本上都是某位皇帝的皇子,是被封爵的。由于降低等级来承袭,而且只能由某位儿子,一般情况下都是嫡子来承袭。意味着生育儿子多的宗室,其他的儿子要想被封爵的话,那就需要通过考封的渠道才能实现。

宗室成员年满20岁,即可在宗人府报名参加,并且由宗人府来出题,其方向主要包括翻译科目、马箭科目、布箭科目等。最高可以考封不入八分镇国公,降低的就是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和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只要考封了爵位后,自己的子孙后代就可以承袭你的爵位,意味着你这一支又有了爵位。因此,这个渠道对闲散宗室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前途选择。

三:靠捐输获得宗人府官职。

有些闲散宗室的祖上留下来的财产较多,比较殷实。为了能够在朝中谋个一官半职,可以通过捐输的方式,朝廷会根据捐输的额度来赏给一个官职。

乾隆朝以后,宗室成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此时,宗人府中对各等级的官员数量需求上也明显增多。那么,通过捐输的闲散宗室,就会被优先录用到宗人府,担任笔帖式、主事之类的低级官职。

不过,有些在宗室中年纪较大的话,宗人府也会酌情赏给一个正八品的宗学副管,甚至还可以赏给正七品的宗学总管。

雍正朝以后,宗人府中的低级官员已经形成完善的笔帖式、效力笔帖式、主事、副理事官、理事官等。所以,在这方面的数量还是有要求。

四:靠祖上荫庇,入宫担任侍卫。

当然,如果是近支宗室的闲散成员,祖上距离不远,凭借着他们的荫庇,朝廷也会适当的赏给侍卫官职。其中,四等侍卫对汉人没有设置,专门为这些宗室成员设置,为的就是赏给这些人来当差的。品级还不低,是从五品。

赏给的侍卫有四等侍卫、三等侍卫甚至还有二等侍卫的。从康熙的直系后代开始算,弘字辈、永字辈、绵字辈、奕字辈、载字辈、溥字辈,甚至毓字辈,都有大量的近支宗室在朝中担任侍卫的。

结语:其实,提供给闲散宗室的出路有很多,只要具备足够的实力,从一个七品未入流的小吏,也是可以干到封疆大吏。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