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师都要评职称躺平不行吗
身体心理健康的情况下评职称不在本帖讨论范围内。此处“躺平”是指把教学分内事做好,比如认真对待学生,认真做好教学,拒绝形式主义比如虚头巴脑的公开课,拒绝接受同事领导恶意的压榨工作。
(个人看法)编内为了职称呕心沥血,当牛做马的老师退休后大多是一身病,而“躺平”的老师35年工作生涯把分内事做好,其他的不卷,不仅在工作30多年有个好心情,良心上对得起自己的付出,退休以后还有个好身体。
也有老师这样认为:
第一、一定要评职称;
第二、找到职称评定的条件,对标自己,精准准备评职称需要的条件
1.课题研究需要较长时间,提前下手准备;如果你学校没有机会,联系联系自己的同学或朋友,参加别的学校的课题研究也一样,顺便发论文。
2.打听清楚每年都是什么时间有优质课大赛,早做准备,精修课件,磨课,拍摄,剪辑成片,注意在拍摄中一定不要说具体的时间,比如,今年是2025年,为的是以后用,不会显得时间过早。
3.课堂教学过程可以设计成“项目化”,在授课中明显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主讲大单元或者群文任务,内容会丰富,最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第三、每年都有论文比赛,自己关注基本刊物,拆解论文,重组论文投稿。
第四、……还有很多很多。我就是这样操作的,都做好规划,教两个班的课,担任班主任工作,33岁评完副高。当年评职称,还需要考计算机,我提前半年买了程序,在电脑上进行练习。什么事都做好准备,我一分钱都没花,全靠自己的努力和规划评过副高。一旦副高评过,那就“轻舟已过万重山”了,很多人就会止步了,不愿再努力职称了。你如果不想放弃,依然如法炮制,准备参评特级和正高,这时竞争的人数已经减少了大半。我已经评过正高了,真香呀。有机会可以说说如何准备公开课或者优质课,怎么录制等问题。坚信一点,一定要参评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