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导语:
我叫曾梅,今年62岁,企业退休12年,每月有4700退休金;
老伴叫刘文强,今年61岁,刚刚退休几个月,他每月有7200退休金。
我们的独生女今年36岁,研究生毕业,在事业单位上班,月入6700;
女婿比女儿大2岁,今年38岁,在市重点高中教物理,收入多少我不知道。
来自曾梅的讲述,现实而又无奈。
女儿和女婿结婚晚,小外孙今年才5岁,亲家母在女儿家带娃。
当年女儿结婚时,亲家母说没钱,女婿说他们租房居住也一样。
女儿当时嘴硬,说什么“有情饮水饱”,让我不用倒贴,他们一定会把日子过好。
老伴说不要心软,既然女儿执意选择女婿,不顾及我们的看法,让她去过过“苦日子吧。”

女婿是个有能力的年轻人,只是家里负担重,他父亲过世早,还有两个没成家的弟弟。
大学毕业一直没有找到好单位,一个送外卖,一个送快递,跟女婿合租住在一起。
老伴劝说女儿要考虑清楚,不要只看到眼前的美好,要多想想往后的日子该如何过。
女儿说女婿两个弟弟都不是游手好闲,都在努力挣钱,未来亲家母虽然没退休金,没医保,但她相信以她和女婿的收入,能给未来婆婆一个好的晚年。
独生女被我们从小宠坏了,不论我们怎么劝说女儿都没用,66000的彩礼,女儿结婚了。
我和老伴给女儿88000嫁妆,剩下的啥也没给,以我的设想,给女儿出首付,买套婚房。
可女婿总给女儿画大饼,说他们两个人收入都不低,结婚几年就能存下房子的首付。
女儿结婚第二年,外孙出生,我和老伴心疼女儿,还是给出了30000的月子中心费用。
亲家母主动要求带娃,女儿回来跟我们诉苦,说为了女婿一家人在一起居住。
女儿换了套四居室的房子,租金是一个人工资,他们一家大小六口人,女婿工资吃饭。
一个月下来,女儿女婿根本存不下多少钱?女儿跟老伴哭泣,希望我们能给她一点资助。
老伴被女儿的眼泪柔化,答应每月给外孙3000奶粉钱,其他的就没有了。

老伴退休,跟我说他要回老家伺候婆婆,也让姑姐休息休息。
公公过世后,婆婆不愿跟我们居住养老,说住楼房不舒服,她更愿意去姑姐家。
老伴就跟我商量,婆婆跟姑姐养老,我们每月出2000赡养费,我觉得这是应该的。
两年前,婆婆摔了一跤后卧床,姑姐说我身体不好,就还由她照顾婆婆好了。
老伴觉得养儿防老,总让姑姐伺候婆婆,他心里总也过意不去,给钱不伺候,也是不孝。
所以,老伴退休后,立刻回老家,他说冬天老家寒冷,我不适应再生病就麻烦了。
我想着那就过年去女儿家好了,给女儿打电话,询问她我去她家过年如何。
女儿很开心,询问我去过年,准备给外孙和她多少压岁钱?
我开玩笑说没有,女儿说就她一个孩子,我们退休金那么多,怎么也花不完。
女儿笑着跟我撒娇,说我们的钱不给她花,难道还要捐出去不成?
还调侃我和老伴心太狠,眼睁睁第看着她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也不伸手援助。
我知道女儿说的都是实话,但我也不忍心看女儿为生活焦虑,烦心。
想着过年给外孙和女儿各包一万的红包,这样也算是变相帮扶女儿。

让我没想到的是,女婿第二天给我打电话,说他放假来接我去过年。
我很开心,女婿提出一个要求,我的心一点点地凉,原来啥都有“学费和要求”的。
女婿跟我商量:“妈,我有个想法,想听听您和我爸的建议,现在房价不高,我们想买套大房子,169平四居室,我们都看好了,还有个大院子,足够我们一家人居住。
等您和我爸过来,可以在院子里种花种菜,还能在院子里喝茶看月亮。”
女婿给我描绘着美好的未来,我还没收回畅想,女婿跟我说:“妈,我去接您时,能不能把首付转给我啊,这样过完年,我们就把房子买下来,来年再给您生个外孙好不好。”
我心里真的非常难受,原来接我去过年,不过是为了几十万的首付。说到底,女儿女婿还是惦记老伴退休时,一次性提取的公积金。
思来想去,我还是不愿把这几十万给女儿女婿当首付,毕竟我和老伴都退休了,将来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把钱都给了女儿,我们需要金钱续命,女儿女婿拿不出来,我们也只能认命。
我觉得,独生子女父母的晚年,依靠女儿女婿终究不太现实,还是依靠自己吧,留着养老钱,比依靠子女的良心更牢靠。
我改变主意,老去的路上,还是老伴是最稳固的依靠,我去找老伴,跟他一起伺候婆婆。
抢到车票,给老伴打电话,告诉他,我去陪他过年,只是,我没有告诉老伴女婿的要求。
我怕老伴知道会伤心,觉得女儿不靠谱,女婿更不可靠,与其让他伤心,不如沉默。

结语:
人老了,退休了,对于老人来说,先要照顾好自己的日子。
在能力范围内,帮扶子女。若子女总是惦记老人手里的积蓄和退休金,老人要当心了。
面对“啃老”的子女,要敢于说“不”,及时学会拒绝,不要成为子女的提款机。
老人在子女要钱改善生活时,要“自私”一点,不要为养老委屈自己,拿出所有养老钱。
若女儿只听女婿的,做父母的更要守住手里的积蓄,不要期盼女婿能给你养老。
你要明白自己的亲生子女都不一定能依靠,何况没有血缘的女婿。
人到晚年,能依靠的是老伴和健康自理的自己,以及兜里的养老钱,一定要守住!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