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母亲喊我同住养老,过年回去她的一番话,我去外地女儿家了

孔伷情情 2025-02-12 21:06:37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导语:

我叫苏明瑾,今年52岁,企业退休,每月有3500退休金。

老伴过世5年,独生女儿在外地成家有娃,亲家夫妻在身边帮忙。

退休后,母亲时常给我打电话,喊我回家陪她一起居住养老。

过年初二回娘家,母亲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并让我把市里房子给侄子结婚用。

来自苏明瑾的讲述,现实而又心酸,偏心的老人只会把女儿推得更远。

我是家里的小妹,上面有个哥哥,从小母亲就告诉我,凡事多考虑哥哥。

也许,这就是普通百姓家,男孩子是家里的顶梁柱,从小备受宠爱。

小时候,家里不富裕,但父母都有工作,不至于吃不饱,穿不暖。

母亲总说,哥哥长身体,需要吃营养的东西,鸡蛋每天一个。

时间久了,我的心里也烙下的印记,不论啥时候,哥哥是家里最重要的人。

我到外地读书,每次回家,母亲都要嘱咐我,给哥哥和嫂子买礼物。

我结婚后,每年初二回娘家,既要给父母买礼物,发红包,还要给哥嫂礼物。

最主要的是给侄子红包不能小,最好能够让母亲满意,嫂子满意。

女儿的心思,大多是花钱买笑脸,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能满足娘家要求就好。

我家女儿出生,母亲还曾询问我要不要再生二胎?最初是政策不允许,后来是有心无力。

母亲跟我唠叨最多的是,你家是女儿,你们在市里房子和钱都要握在自己手里。

我明白母亲的心思,她内心只有我哥和侄子,对于我的生活,只要过得去就行。

父亲生病那年,母亲着急忙慌地给我打电话,通知我带钱回家,说家里没有多少存款。

我和老伴带着30000多回家,母亲说这点钱那够做手术,让我们想办法去借钱。

哥哥说他手里的钱要留着给侄子将来娶媳妇,所以不能动,只有我去想办法。

父亲过世,医保报销后的钱,母亲和哥哥谁也没提,就当没有这回事。

我真正醒悟过来,作为女儿,作为妹妹,在母亲和哥哥的心里,不过是“外人”。

老伴过世那年,侄子毕业在我居住的城市上班,母亲跟我提出,让侄子住进我家陪伴。

失去挚爱的悲伤,加上母亲不着痕迹的“算计”,内心真的很难受,一口拒绝。

我明白这是母亲的小心思,那时我家女儿在外地,母亲就想让侄子入住我家。

将来顺理成章地再提出额外的要求,对于母亲和哥嫂的心思,我早已跳出亲情看待。

侄子不理解我的做法,在他看来,159平的三居室,怎么就没他一间屋子。

也许,这就是人性,你一直无私地付出,不论别人提出什么要求,你都答应。

现在不过是别人为我付出,我还不领情,似乎是我的不对,也是我的无情。

可面对现实和利益,我只能违背母亲的意愿,亲人之间揣着明白装糊涂才能彼此体面。

50岁退休那年,母亲打电话喊我回家陪她一起居住养老。

用母亲的话说,反正我们两个人都是单身,我回母亲家,就能把市里房子腾出来。

我告诉母亲自己已经习惯一个人居住,若母亲需要我,我可以回来陪她一段时间。

哥嫂却说,人到一定年岁,能守在亲人身边,彼此相互照应,才不会感觉孤独。

漂亮话谁都会说,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内心对亲人有了芥蒂后,说什么都不对。

今年初二我开车回家,母亲非常热情,哥嫂也出乎意料的给笑脸。

一番寒暄,大家闲聊,母亲再次提出要我回家陪她养老,还直接说出我房子的事。

母亲先说我女儿比侄子还小几岁,就已经结婚生娃,侄子都30出头,早该成家生子。

我明白母亲的心思,沉默着听,母亲看我不接话茬,自顾自地说起过世的父亲。

她说父亲在世,我肯定会给父亲面子,听话地把房子给侄子结婚,毕竟绵延子嗣最大。

哥嫂跟我承诺,他们不白要我的房子,只要把房子给侄子,他们把县城房子过户给我。

母亲和哥哥还承诺,我陪母亲养老,母亲的房子将来给我一个人继承。

如此这般的示好,我直接告诉母亲,我才52岁,还有漫漫还几十年的光阴需要度过。

嫂子说:“市里房子比我们房子值钱,要不先欠着,等你侄子有钱再给你补差价。”

我说这事需要时间考虑,今天是闺女回娘家,别弄得跟“三堂会审”似的。

一番打岔这事就暂且搁浅了,吃完饭,收拾好厨房,哥嫂回自己家了。

我陪母亲躺在床上闲聊,午睡醒来,我跟母亲告别,说我还要回去。

母亲让我回家好好想想,别耽误了侄子的婚事,那就成为我们家的“罪人”。

人心都是偏的,我知道母亲的心从来都在哥哥和侄子身上,我和女儿只是亲戚。

我想好了,过完年,我就把房子挂出去卖了,到女儿家附近买套小面积的养老房。

人生一世,亲情很重要,但以牺牲自己利益的亲情,失去了也没啥可留恋的。

至于对母亲的赡养,做女儿的只需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女儿应尽的责任就好。

超出能力范围的孝心,给不起也拿不出。

人生一世,能够拥有真正的亲情温暖,是一种福气。不论咋样,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不要害怕失去而不敢拒绝别人。

凡事以尊重内心的意愿,做好自己,也珍视自己,保护好自己的一切,不要指望任何人!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1

孔伷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