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非遗佛跳墙:能让“佛”都跳墙的味道,你想不想试试

你真聊社会 2024-11-28 01:30:58

说说舌尖上的非遗佛跳墙!

1. 说到舌尖上的非遗,那就不得不提佛跳墙了。它不但是各大美食电视剧中令人惊鸿一瞥的佳肴,更是厨王争霸赛场上让无数厨师绞尽脑汁的存在。

2. 佛跳墙源自于福建福州,相传清朝道光年间,福建布政使周莲在一次福州官员的宴会上品尝到了一道叫做福寿全的菜。这道菜是用鸡、鸭、羊肘、猪蹄、排骨、鸽蛋等以慢火煨制成的。布政使周莲吃后很是满意,回到家后让厨师加以改良。有一次一个文人在品尝此菜后当即献诗:坛起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这道菜就叫做佛跳墙。

3. 佛跳墙的食材丰富且珍稀,其中干鲍鱼的处理尤为麻烦。干鲍须用矿泉水来泡发,大鱼要泡 5 天左右,且每天都要换一次水。优质的鲍鱼泡透以后用手按一下就会马上弹起来。此外还有用于精心熬制汤底的蹄膀、牛肉、鸭和鸡肉。其作用不仅在于获取胶质,更在于营造浓郁的荤香。再加上目鱼、精选的猪肚尖、目鱼以及干货类的干鲍、蹄筋、花胶、刺参、瑶柱、花菇和鸽蛋。要是能吃上一口这精心烹制的佛跳墙,那简直就是享受了一把国宴级别的待遇。

4. 佛跳墙的煨炖极为讲究,而不是一锅炖这么简单。它需要分层进行。第一层作为打底增香,为整道菜提供基础味道。放上排骨、猪蹄、目鱼、花菇还有猪肚尖,因为它们最难熟透。在煨炖前要将所有食材焯水一遍,再加以煸炒。第二层用于增加层次感和口感,放入鱼唇、鱼肚、蹄筋等。而第三层旨在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和美观。最上层通常会放置一些易熟或需要保持完整形态的食材,如鲍鱼、刺参、鸽蛋。这些食材在炖煮过程中能够吸收下层食材的汤汁,同时保持自身的鲜美和口感。

5. 需要注意的是,煨炖佛跳墙只能一次性加水,中途不能再加,而且其极易烧干,所以对火候十分有讲究。整个熬煮过程要持续 4 个半小时。在这期间如何观察汤水还剩多少?只需要借助一根木条将其放入瓷坛,放耳朵听它的声音便能判断出瓷坛中的汤水位置。

6. 这看似简单的方法实则是人类与食材沟通的独特密码,是烹饪者与美味之间心有灵犀的默契。佛跳墙的装坛也颇有讲究,中国人向来注重仪式感,这舌尖上的非遗更是如此。当精心烹制完成装坛那一刻,仿佛是在为一场味觉的盛宴加冕。让您吃过一次之后,余香绕梁足足三个月,仍能在记忆中闻起这绝世美味。

7. 当佛跳墙出锅时,打开坛盖,一股馥郁的荤香即刻弥漫开来。尝上一碗,各种食材的鲜美相互交织。无论是在奢华的宴会上还是温馨的家庭聚餐中,佛跳墙皆是备受瞩目的焦点,让人品尝过后难以忘怀。

8. 这道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美食如同闽地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舌尖上的非遗,它散发着无与伦比的迷人魅力,让无数名人对其赞不绝口,使它成为了中华美食文化中一张熠熠生辉的名片。

0 阅读:1

你真聊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