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政治局势波谲云诡,特朗普的支持率宛如高台跳水,急剧下跌。美国媒体直言,特朗普上任后的首个季度,其支持率已沦为战后历任总统同期的最低值。回溯大选,彼时特朗普凭借经济议题强势回归,民众满心期许他能为美国经济带来转机,可如今为何事与愿违,致使支持率一落千丈。究其根源,经济层面的诸多失策难辞其咎。 拜登执政时期,尽管外界对其个人状态多有诟病,认为他老态尽显,但在国际事务上,他巧妙利用俄乌冲突,成功拉拢欧洲盟友,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不断消耗俄罗斯的战略资源。从长远视角看,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美国在全球的战略地位,延续了美国的全球霸权。然而,拜登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却差强人意。

上台后,为刺激经济,拜登政府开启印钞机大肆印钞,海量美元流入市场,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如同脱缰野马,一路飙升,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大幅增加,苦不堪言。为遏制通胀,美联储被迫连续十几轮加息,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价上涨,但也让美国经济付出了惨重代价,企业融资成本飙升,投资意愿下降,经济增长陷入停滞,衰退风险与日俱增。特朗普作为成功的商业大亨,凭借其商业光环和竞选时的经济承诺,给选民描绘了一幅经济繁荣的美好蓝图。他宣称自己有能力让美国经济再度腾飞。对于普通选民而言,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地缘政治的冲突纠葛,远不如柴米油盐、就业收入等切身问题重要。因此,出于对经济改善的迫切渴望,多数选民将选票投给了特朗普,期待他能兑现经济承诺。 然而,现实却给了这些选民沉重一击。

民众用行动表达着对特朗普经济政策的不满,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特朗普的政策不仅没有改善生活,反而让经济状况变得一团糟。就连许多原本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人,如今也忧心忡忡,开始质疑特朗普的经济策略,担忧其铁杆支持者的耐心还能维系多久。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堪称美国经济恶化的“催化剂”。上任后,他高举关税大棒,对众多国家的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其中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更是大幅提高。这一举措看似是在保护美国本土产业,实则严重扰乱了美国的供应链体系,导致物价进一步飙升,物资供应出现短缺。美国许多商品依赖从中国进口,高关税使得进口商成本大幅增加,为了维持利润,进口商不得不提高售价,一些商品的价格甚至翻了几番。面对如此高昂的价格,美国消费者望而却步,进口商也因市场需求不足,不敢贸然进货。

如今,美国老百姓正面临股汇债三杀的严峻局面,资产大幅缩水,货币贬值严重,物价却居高不下,甚至有钱也难买到所需商品,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特朗普却仍在给民众画大饼,声称只要熬过三个月到半年,制造业就会回流美国,届时美国人收入增加,物价降低,各国还会主动前来谈判。但稍有理性的美国人都清楚,美国工人工资高昂,制造业回归后成本难降,物价又怎会下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醒悟,只要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取消,物价回落就毫无希望。有观点认为,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最多还能忍耐三到六个月。若届时物价依旧飙升,物资供应依旧短缺,制造业回流也不见踪影,特朗普必将在中期选举中惨败,甚至可能面临弹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