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龄童的果园体验记录:发现成长奥秘的瞬间

夜色阑珊说娱 2025-04-06 17:23:02

不久前,一个特别的争议吸引了很多家长的注意:幼儿园的小孩子到底能不能在果园里自己种植蔬菜?

乌南幼儿园的于漪果园成了讨论的焦点。

在这个果园里,小朋友们不仅体验种植,还负责果园的打理。

有人说这样会有安全隐患,也有人认为这对孩子的发展是件好事。

那么,这个果园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

今天,让我们走进四岁的洪一一小朋友的故事,去了解这片充满生机和故事的小天地。

从屋顶农场到果园,孩子们的新天地

几年前,乌南幼儿园在屋顶上建了个小农场,慢慢地,它成长为了于漪果园。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果园没有专业的园艺师,全靠孩子们自己动手。

这一点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却也充满了趣味和挑战。

在这里,每个小朋友都像是果园的小主人,他们负责浇水、除草,甚至还要动脑筋解决一些“小问题”。

小洪一一是这群孩子中的小园长,他对果园的热情远超过许多成年人。

“我最喜欢西蓝花,因为需要用力才能拔下来”,洪一一兴奋地说着,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光。“我们的桃树虽然还没结果,但是我觉得它慢慢长大的样子也很棒。”这种由孩子们亲手浇灌而来的生活场景,不仅让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也让孩子们在一点一滴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劳动教育的三重意蕴:责任、认知、品格

在果园的经历中,孩子们无意识地感受着责任。

小园长洪一一曾带领小伙伴们一起送蔬菜给于漪奶奶,在这过程中,他们逐渐体会到什么是“承诺”和“分享”。

当他们看到自己亲手种的蔬菜能成为别人用餐的快乐,有些孩子说:“我觉得能为别人种植,真是件开心的事。”

除此之外,劳动也成了孩子们探索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当一个孩子因为拔不出西蓝花而急得跺脚时,老师丹丹忍不住微笑着说:“尝试用点巧劲儿,看看泥土怎么反应。”在这样的引导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调整和坚持”的技巧,也认识到了面对问题的多样性。

就这样,一个个生物的“小问题”也慢慢化作学习和成长的大道。

于漪果园里的小园长成长故事

洪一一作为小园长,事实上也承载了不少责任。

果园需要定期打理,而他总是冲在前面。

他会计划着种植什么作物,还会在小伙伴中发起小竞赛,让大家都来参与这些日常的劳动。

对于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的小园丁们而言,这样的体验是没有课堂所能替代的。

谈到未来,洪一一兴奋地说:“下次我要种更多的甜橙,等成熟了再送给于漪奶奶。”在他和小伙伴的努力下,果园变得愈发绿意盎然。

或许,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果园不只是一个劳动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小天地。

春日里的果园劳动,见证幼儿的学习与成长

乌南幼儿园的果园里,有着四季不同的风景。

年轻的老师们带领着孩子们体验不同的种植工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适应力”的培养。

当家长们看到孩子们捧着亲手种植的菜走向于漪奶奶的家人时,他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劳动的收获,还有孩子们在其中注入的心血。

有意思的是,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回家后更加积极主动了。

“他们会说,那些蔬菜因为他们的照顾才长得这么好。

”家长们说,这种自豪感是难以通过其他方式传递的。

结尾:

在于漪果园的体验中,孩子们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传授的东西。

由此,我们不妨思考:教育的真谛到底是什么?

或许,并不是记住知识点,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收获成长与快乐。

于漪果园的故事,让我们意识到,让孩子发挥主动性,在亲身体验中学习与成长,或许才是教学的最大意义。

看着这群小朋友微笑着翻出土壤中的蔬菜,我们也不禁相信,他们正在收获一生中的“大”瞬间。

0 阅读:0

夜色阑珊说娱

简介:定格亲子间的温暖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