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之死:弘光政权崩溃的起点,南明痛失最强野战兵团

李合信说历史 2025-04-09 16:01:57

高杰,字英吾,陕西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闯王李自成的同乡,后跟随李自成起义,绰号翻山鹞,其人魁梧英伟,仪表堂堂,深得李自成的夫人邢氏所爱。崇祯八年(1635年),高杰与邢夫人私通,因害怕事情败露,遂携邢夫人及麾下部曲投降明军,归属明军悍将贺人龙节制。而后,高杰跟着贺人龙调转枪头打击昔日的同僚,累建功勋。

崇祯十五年(1642年),贺人龙被督师孙传庭处死,孙传庭命高杰代行游击将军之职,指挥贺人龙生前的旧部。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一月,李自成率军在潼关大败明军,孙传庭战死。高杰率领部曲仓皇逃往陕北。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从西安誓师东征京师。崇祯皇帝朱由检下诏提拔高杰为总兵官,并让其跟随总督李化熙迅速救援山西。

高杰接诏后还没动身,而蒲州、平阳已陷落,高杰遂退保泽州,以观动静。同年三月,李自成攻陷北京,朱由检于煤山(今景山)自杀殉国。高杰闻讯后大惊,遂率领麾下部曲4万余人,向南突破大顺军的拦截,逃到了江淮一带。而后,高杰与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等明军将领一起拥戴明朝宗室福王朱由崧为帝,是为弘光皇帝。朱由崧登基后,册封高杰为兴平伯,并将徐州、泗州两地划作高杰的防区。

高杰所在的徐州地处南明与清廷的最前线,高杰惧怕清军,又羡慕扬州的繁华,遂不经请示率军到扬州,宣称要接管扬州。扬州知府马鸣录、推官汤来贺率领军民拼死抵抗,使得高杰没能进入扬州。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史可法乃亲自到扬州劝说高杰要以大局为重,不能同室操戈。高杰被史可法高尚的人格折服,遂率军转驻归德。史可法又到高杰军中,对高杰晓以民族大义,高杰所部的4万兵马,多为晋陕壮士,又久经战阵,绝非江南羸弱之师可比。

高杰在史可法的影响下,在归德积极厉兵秣马,谋划收复中原。当时,归德附近的睢州总兵许定国暗中归降清军,并将儿子送到清军营中为人质。弘光元年(1645年)正月,高杰派人到睢州要许定国到归德当面对质,许定国并不理睬高杰。于是,高杰命令巡抚越其杰、巡按陈潜夫一同前往睢州,许定国被迫出城迎接高杰,表现得极为恭顺,并热情地邀请高杰进入睢州视察工作。

越其杰劝高杰不要进城,但高杰一点都不把许定国放在眼里,只带数十名卫兵便进了城。许定国在故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府邸内设酒席招待高杰,酒足饭饱后,高杰借着酒劲说要削夺许定国的兵权,许定国一听大为震恐,知道自己和清军勾搭的事情已经暴露。于是,许定国心一横,率城内的军队攻杀高杰,高杰及其卫队全部被杀。高杰死后,其城外的旧部一怒之下攻陷了睢州,并将睢州杀掠一空。

“按许定国刺高杰处相传在今洛学书院后院藏书楼下,……当时其宅本袁尚书可立府第,不知何以为许贼占据。想闯贼破城,袁氏避乱外处空其宅,故许得宴饮行刺其中也。至今楼不设棚板以为纪念,此次睢之大乱杀掠之惨又甚于失城之时焉。”——《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

高杰的突然被杀,导致其旧部群龙无首,高杰与史可法制定的进取中原战略也无疾而终。后来清军南下,邢夫人带着高杰的儿子以及高杰的旧部投降了清军,南明最能打的野战兵团成为清军攻灭南明的“急先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