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亲自带大的皇子,爱之深责之切。6位被寄予厚望的皇帝之子

李合信说历史 2025-04-11 17:42:18

1. 清雍正帝第八子福惠

雍正皇帝胤禛第八子。曾名弘晟,又称八阿哥。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是雍正皇帝最为钟爱的皇子。年贵妃在世时,福惠破例由其生母抚养,年贵妃离世后,则由雍正皇帝本人亲自抚养。传教士书信中曾经透露,皇帝喜爱小皇子,去哪里都要带在身边。

雍正破例将幼儿养在养心殿,亲自启蒙满汉双语。特许使用明黄服饰,待遇超越皇子。5岁能背诵《论语》,雍正赞其“聪慧类我”。雍正六年夭亡,年仅八岁,雍正辍朝五日,丧仪逾制。以亲王礼殡葬。

抚养背景:雍正破例将幼儿养在养心殿,亲自启蒙

特殊培养:5岁习满汉双语,特许用明黄服饰

结局:8岁夭折,雍正辍朝五日,丧仪超亲王 。

2. 清康熙帝嫡次子胤礽

其母后赫舍里氏因难产去世,康熙帝与皇后感情甚笃,康熙帝万分悲痛,隆重治丧后亲自承担起抚养皇后遗孤胤礽的重任。中国历史上唯一公开册立又两度废黜的太子。康熙亲教四书五经,4岁立储。东宫配置全套官僚体系,年耗银30万两。成年后患“狂疾”,曾夜闯乾清宫。1712年最终被废,囚禁咸安宫至死。现代精神分析认为其患偏执型人格障碍,根源在于康熙既溺爱又严苛的教育方式。故宫博物院藏有其疯癫时书写的“朕岂是囚”血书,字迹狂乱,成为帝王教育失败的典型案例

抚养背景:康熙亲教四书五经,4岁立太子

特殊培养:东宫配置全套官僚体系,年耗银30万两

结局:因“狂疾”被废,囚禁至死享年五十一岁。

3. 唐高宗李治(唐太宗第九子)

唐太宗第九子,长孙皇后所生。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晋王李治才九岁,晋阳公主3岁,李世民决定亲自抚养这两个失去母亲的幼小的孩子。

对于李治也少不了要谆谆教导,太宗破例允许其旁听朝政,手书《帝范》十二篇传授治国之道。首创“太子监国”制度,令其实际处理政务。即位后延续贞观之治,灭西突厥、高句丽,疆域达极盛。晚年因风疾委政武则天,埋下武周革命伏笔。洛阳出土其与武则天共同批改的奏章,显示“二圣”权力共享实态。司马光批评其"柔而无断",但现代学者认为这是与武则天形成的特殊政治共生关系。

抚养背景:长孙皇后所生,太宗亲教《帝范》,破例允许旁听朝政

特殊培养:12岁起在弘文馆与重臣共议政事

结局:开创永徽之治,享年五十六岁,但晚年大权旁落武则天

4. 汉昭帝刘弗陵(汉武帝小儿子)

汉武帝幼子,汉武帝认为刘弗陵体格健壮、聪明伶俐,很像他少年之时,特别宠爱刘弗陵,对他抱有很大期望。8岁即位。武帝杀其母钩弋夫人,托孤霍光时亲授《周公辅成王图》。昭帝自幼居温室殿,由武帝指定经学大师授课。12岁识破燕王刘旦诬告霍光的阴谋,展现出早慧政治天赋。在位期间扭转武帝晚年弊政,轻徭薄赋,史称“昭宣中兴”。21岁暴毙,未留子嗣,死因成谜。

抚养背景:武帝晚年杀钩弋夫人,托孤霍光,亲自制定《周公辅成王图》

特殊培养:5岁立太子,武帝命画工绘“尧母门”故事警示外戚

结局:21岁暴毙(疑似霍光毒杀),无子嗣

5. 清乾隆帝永琏

乾隆登基即密定储位,亲自教其骑射。特制《慎德堂记》教导修身,日常用度皆按太子规格。9岁夭折时,乾隆公开密诏痛哭,追赠端慧皇太子。其陵墓采用皇帝级别的“宝顶”形制,出土的鎏金祭器刻有“皇太子琏”字样。这场悲剧推动秘密立储制完善,最终促成乾隆传位嘉庆。

抚养背景:乾隆登基即密定储位,亲自教射箭

特殊培养:御制《慎德堂记》赐其修身

结局:9岁夭折,乾隆公开密诏痛哭

6. 汉惠帝刘盈(刘邦嫡子)

刘邦嫡长子,西汉第二位皇帝。其父晚年亲自教导军政,命张良、叔孙通辅佐。8岁随父征战,亲历楚汉战争。刘邦为培养其胆识,曾令其观摩处决韩信。性格仁弱,继位后实权被吕后掌控。目睹戚夫人“人彘”后精神崩溃,纵酒度日,23岁早逝。其子皆被吕后所杀,导致刘邦嫡系绝嗣。

抚养背景:刘邦晚年亲自教导,命张良、叔孙通辅佐

特殊培养:8岁起随父征战,学习军政

结局:性格仁弱,被吕后压制,23岁抑郁而终

从汉惠帝到胤礽,从汉惠帝陵的陪葬酒器到胤礽的血书,这些“皇帝亲手栽植的幼苗”,最终多沦为权力游戏的祭品。最精心的栽培,往往结出最苦涩的果实。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