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5%的人在用折叠屏,剩下98.5%的人在想:这玩意有啥用?

寻琴观看商业 2025-04-03 02:21:06

智能手机的硬件创新,现在似乎已经开始边际效应递减,不管什么品牌,都很难从设计和配置上给人当年iPhone的那种冲击了——包括iPhone自己。

硬要说最近手机行业有什么比较显性的创新,那么折叠屏可能是一个。

从新产品的数量上看,折叠屏从2023年开始有明显的爆发,但从行业大盘上,它只是完成了从0到1的步骤,这背后的推动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厂商开始押注折叠屏?折叠屏到底能为消费者带来什么?

折叠屏手机:新瓶装旧酒?

曾几何时,iPhone 的出现掀起了行业的轩然大波,给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但近年来,智能手机的硬件创新似乎陷入了瓶颈,各大品牌在设计和配置上难以带来颠覆性的体验。

然而,折叠屏手机的出现,为智能手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了当下行业创新的一大亮点。

折叠屏手机的概念并非横空出世。十几年前,翻盖手机风靡一时,从原理上讲,它算得上是折叠屏手机的雏形。

但现代意义上的折叠屏手机,是三星在 2019 年推出的 Galaxy Fold,此后,华为、小米、OPPO、vivo 等众多品牌纷纷入局,折叠屏手机市场逐渐热闹起来。

据统计,2023 年各大手机厂商发布的折叠屏手机超过 17 款,就连苹果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发自家的折叠屏产品。

尽管折叠屏手机发展迅猛,但目前它仍属于小众市场。2020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仅 194 万台,到 2024 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 1780 万台,四年间增长了约 9 倍。

不过,在整体智能手机市场中,折叠屏手机的占比仅为 1.5%。在中国市场,2023 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 700 万台,连续四年同比增长超 100%,但与全年 2.71 亿台的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相比,占比依然较低。

折叠屏手机价格 “降温”

折叠屏手机未能大规模普及,价格是一大阻碍。2021 年,折叠屏手机平均售价超 12000 元,到 2023 年降至 8000 多元,尽管仍远高于普通手机不到 3000 元的均价,但价格降幅明显。

以三星为例,2019 年发布的 Galaxy Fold 售价 1980 美元,而在 2024 年巴黎奥运会上,运动员用于自拍的 Galaxy Z Flip 6 价格降至 1000 多美元。

与此同时,小米、荣耀等品牌的小折叠屏手机价格已降至四五千元,让折叠屏手机逐渐进入主流价格区间。

折叠屏手机价格下降,得益于关键技术成本的降低。折叠屏手机的核心部件 —— 铰链和柔性 OLED 屏幕,成本曾居高不下。

过去,铰链良品率长期低于 50%,如今部分优质供应商的良品率已提升至 70% 甚至 80%,市场平均水平也达到五六十。而柔性 OLED 屏幕方面,随着中国供应商的大规模介入,成本自 2022 年以来下降了约 30%。

不仅如此,这两项技术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折叠屏手机厚度越来越薄,折痕越来越浅,用户体验得到显著改善。

厂商为何热衷折叠屏手机?

在智能手机出货量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手机厂商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3年降至 11.7 亿部,创下十年来的新低。在这样的形势下,折叠屏手机成为了厂商们的新赛道。

一方面,折叠屏手机独特的技术能够提升品牌形象,例如华为今年推出的近 2 万元的三折叠屏手机,不仅展示了品牌的技术实力,也在细分市场中树立了高端品牌形象。

从产品形态来看,折叠屏手机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横向大折叠屏手机,如华为的三折叠产品,更适合对大屏幕有需求的用户,可用于浏览股市行情、搭配便携键盘当作小型平板使用。

而竖向小折叠屏手机则主打便携性和拍照功能,满足注重时尚和拍照体验的消费者需求,小米 MIX Flip 便是这类产品的典型代表。

折叠屏手机的未来在哪?

尽管折叠屏手机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单从硬件层面来看,智能手机的创新或许已接近瓶颈。

折叠屏手机的折叠动作,更多地为用户带来了一种软性价值,就如同曾经翻盖和滑盖手机的开合动作一样,满足了用户的情感需求。

折叠屏手机的普及,产业基础和资源投入决定了下限,而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则决定了上限。未来,折叠屏手机能否持续流行,关键在于能否深入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提供更具价值的使用体验。

在科技发展的长河中,折叠屏手机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会成为智能手机发展的新方向?这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文本素材来源@商业就是这样

0 阅读:0

寻琴观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